9月25日,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在廣州舉行。通用電氣能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欣先生應邀出席本次峰會,并在“能源轉型:階段性進展和中長期展望”圓桌討論環節,分享了對于能源轉型、燃氣發電、以及綠氫發展的前瞻洞察。

許欣先生在圓桌討論環節發言
“雙碳”目標下,燃氣發電是未來能源轉型的終極方案之一
“2021年全球燃氣發電訂單約21吉瓦,去年增至約57吉瓦,今年上半年已達約41.5吉瓦,預計全年將突破約80吉瓦——三年來需求翻了三倍。”許欣分享到,這一增長背后,是AI算力爆發對電力的需求,尤其對于電力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欣強調,隨著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接入后,電網對靈活調峰能力的依賴增強。燃氣輪機憑借快速啟停、調峰能力強、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已成為電網應對可再生能源波動性的重要支撐。燃氣發電不僅是“過渡”,更是新型電力系統的“穩定器”。燃氣發電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并非替代關系,而是互補共生的“最佳搭檔”。此外,和煤電相比,燃氣發電減少了近一半的碳排放,以其低碳優勢成為助力“雙碳”目標達成的關鍵路徑。
許欣提出,能源轉型的關鍵是破解能源轉型的“不可能三角”,要提供可靠、可負擔、可持續的缺一不可的電力。他強調,能源轉型是不同的發電形式構建相輔相成的生態系統。可再生能源占比越高,越需要氣電、儲能等靈活性資源協同。燃氣發電領域內GE Vernova先進的HA級燃機憑借高效率、低排放、靈活調峰及摻氫燃燒等技術優勢,與分布式能源等靈活性資源協同配合,共同為高比例新能源發電提供穩定、可靠、靈活的電源支撐。
當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電網瞬時需求時,富余電力可用于制氫,當電力緊缺時,氫能可通過燃氣輪機迅速發電,平衡電網波動,這也是一種儲能模式。與電池儲能相比,氫能具備大規模、長周期存儲的優勢,尤其適合應對季節性電力缺口。
與此同時,GE Vernova不斷探索氫氣等新燃料的應用可能性,并持續提高氫氣在燃氣輪機中的應用能力,將于2030年實現旗下所有機型燃機具備100%燃氫能力。長期來看,GE Vernova認為燃氣發電會是未來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終極方案之一。
中國有望率先實現綠氫的規模化應用,以“中國路徑”引領全球能源轉型
對于綠氫商業化前景,許欣判斷:“工業與發電領域或將成為綠氫突破口。”他透露,GE Vernova燃機機組已積累了數十年摻氫燃燒經驗,全球超過120臺燃機采用低熱值含氫燃料運行超過850萬小時,中國也有近20臺機組摻氫燃燒,累計運行80萬小時。
更關鍵的機遇在于中國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優勢:“截至今年年中,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達到約2160吉瓦,2024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量達到約370吉瓦,照此增長速度推算,預計到20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有望突破3600吉瓦。但是,當前中國棄風棄光率在部分地區,尤其是春秋兩季已超30%,若將這些被浪費的電力用于制氫,未來綠氫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我相信這一幕很快會在中國率先發生。”許欣進一步指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制造能力和政策推進力度上具備顯著優勢,有望在2030-2035年間率先實現綠氫的規模化應用,以“中國路徑”引領全球能源轉型。
本屆《財富》峰會為能源企業與各界專家、行業領袖提供了深度對話平臺。GE Vernova將繼續依托發電、風電與電氣化三大業務板塊,提供可靠、可負擔、可持續的電力,全面助力中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雙碳”目標實現。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