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27日,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盛大舉行。作為產業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施耐德電氣以“了不起的未來工業”為主題,全方位展示其助力制造業加速數智化和綠色化升級的創新實踐。本次工博會上,施耐德電氣聚焦產業全價值鏈的行業應用布置展區,全面呈現基于行業場景的開放的、軟件定義的自動化、AI、數字化等前沿技術賦能的工業自動化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引領產業加速邁向智能、高效、可持續的未來工業新階段。

今年,施耐德電氣以七大主題展區全面展示其在不同行業應用場景中的創新實踐,包括采油與煉化、精細化工與新材料、消費品制造、包裝與物流、水處理與環保、垃圾/余熱發電,以及公用工程與建筑等產業價值鏈關鍵環節。此外,展會期間施耐德電氣發布多款工業自動化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多家行業伙伴簽署戰略協議,并攜手合作伙伴發布“5G+邊緣計算”系列報告第三部 《開放自動化賦能工廠智能化解決方案》,彰顯其在技術創新和生態協同方面的重要落地成果。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表示:“中國憑借廣闊的市場規模、完整的產業配套、強韌的供應鏈體系,以及AI等前沿技術的蓬勃發展與廣泛應用,已成為全球產業格局的核心力量。深耕中國38年來,施耐德電氣始終是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與支持者。在工業領域,我們聚焦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需求,以覆蓋全價值鏈的數智化能力支持工業轉型升級,助力‘中國智造’進一步提質增效,與合作伙伴共創高效與可持續的工業未來。”
智能制造的深入發展帶動了全產業鏈協同升級。本次工博會,施耐德電氣圍繞產業全價值鏈行業應用,展示其為流程、混合和離散等不同類型行業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的能力和實踐。
在水務環保行業,以水處理與環保場景為例 - 專為行業打造的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EAE)已深度應用于智慧水廠、泵站及污水處理廠等場景,加速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展區現場展示了基于軟件定義的自動化構建的新一代數智水廠,整合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EAE)與AVEVA系統平臺,貫穿市政凈水全流程工藝,大幅提升工程效率、降低運維成本;還展出了施耐德電氣新推出的ATV Predict Plus傳動系統預測性維護平臺,該平臺內嵌AI算法,能夠實時進行智能監控及預測,并以零新增軟硬件、全鏈路覆蓋和靈活部署三大核心優勢,助力企業實現更全局的設備掌控、更少意外的停機損失和更零風險的生產連續。
關于軟件定義的自動化在行業場景的落地,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行業及戰略中心負責人喬锃分享,“編排概念的應用是軟件定義自動化的特點之一,其核心是用統一編排來替代傳統的控制調度模式。以本次展會上施耐德電氣展出的智能翻牌機為例,通過將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EAE)與AI算法融合,平臺實現了分布式控制,這正是編排技術應用的典型示例。依托開放自動化,我們可通過遠程用戶端直接下發指令,比如把顏色、形狀等參數以云交互的方式快速傳遞至邊緣計算控制器,再由EAE將指令語言迅速轉換成控制模式,進而對下方140多個伺服電機進行精準的控制調度。用傳統方式實現此類編排流程非常繁瑣,而在軟件定義的自動化系統中,這一過程可高效快速完成。”
喬锃還提到了基于行業維度的創新,他表示:“隨著工業用戶的業務需求差異日益顯著,企業也需圍繞用戶需求開展行業定制化開發。需明確的是,行業定制化與標準化并非對立關系,我們以傳統產品為基礎進行二次開發與定制,待方案成熟后逐步推廣為標準產品,最終目標是打造可產品化的通用解決方案。目前,我們在行業定制化領域已積累實際交付案例,例如針對數據中心高效節能場景就完成了自動化產品的定制化落地。”
以 AI 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正深度融入產業智能化升級,成為推動工業變革的核心動能。施耐德電氣積極布局前沿新技術,精準對接本土市場用戶需求,推出多款創新產品與配套解決方案。
在開放自動化領域,軟件定義的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EAE)持續迭代升級,新推出的V25.0版本新增多項更新功能點。在本土產品創新方面,立足本土企業需求,施耐德電氣推出了全新一代機器運動控制“黃金四件套”解決方案,涵蓋Harmony ET5人機界面、Altivar 305通用型變頻器、Modicon M310M運動控制器以及Lexium18ME伺服驅動與BEH18伺服電機,靈活適配物流、包裝、鋰電等多行業的運動控制場景。在全球化產品創新方面,全新一代Modicon Edge I/O NTS分布式IP20 I/O系統以其豐富的模塊組合和多種總線通訊協議支持,滿足了客戶對工業I/O應用在性能提升、效率優化及安全可靠等方面的高階需求。

喬锃表示,“針對某些有相似性的領域,我們會在AI的加持下,深入研究行業的具體應用需求。我們覺得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是要把AI技術落地在具體的場景上,從而去幫助用戶解決具體的問題。開源和節流,是最能夠被量化出來的兩個用戶價值點。所以我們圍繞這些價值點去和用戶溝通我們的方案,讓用戶相對更容易去量化項目收益。”
施耐德電氣在2025工博會上再次展現了其“中國中心”戰略的深化成果,通過持續強化本地研發和深化生態伙伴共建,為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工博會現場,施耐德電氣與杭州錦江集團、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艾靈網絡有限公司、上海科大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眾一伍德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捷盟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國霖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吉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聯合智能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中鼎智能(無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客戶及合作伙伴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在各行業及項目中的合作布局。

同時,施耐德電氣攜手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華勝銳盈科技有限公司、瀾兔數界(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核心伙伴,聯合發布“5G+邊緣計算”系列報告第三部。今年發布的《開放自動化賦能工廠智能化解決方案》報告,系統總結了施耐德電氣近年在開放自動化領域的實踐成果,重點呈現軟件定義自動化技術與工業蜂窩網絡、邊緣算力平臺的最新融合成果,為智能工廠的產線管控、運營優化提供可復制的創新路徑,推動行業生態的協同發展。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丁曉紅表示,“我們在橫向與縱向覆蓋的行業方向上持續投入。面對市場動態變化與全球不確定性,我們充分依托‘中國中心’的戰略優勢,更精準地貼合本土客戶需求,并在研產銷等多個環節與合作伙伴展開更深度的本土化合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不斷拓展自身能力,聚焦全產業鏈協同,進而在中國市場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這也讓我們有信心在中國市場扎穩根基、行穩致遠。”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