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眼查數據顯示,國華(青島)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發生重要工商變更,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入股,同時國華智能注冊資本從約935.22萬元增至約1047.45萬元。此次投資由雷軍親自掛帥的小米智造基金出手,再次引發市場對小米在機器人領域布局的關注。
國華智能成立于2021年,坐落于青島市城陽區,是一家專注于精密傳動及伺服驅控系統的高新技術企業,在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制造領域成績斐然。公司業務重點聚焦精密諧波減速器、傳動及伺服驅控系統,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已攻克柔輪表面改性和共軛嚙合協調優化設計等關鍵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推動高端諧波減速器國產化進程。
今年7月,國華智能入選青島“10+1”產業鏈主企業名單,成為人工智能產業鏈鏈主,凸顯其行業地位與發展潛力。
小米智造基金此番投資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小米在機器人領域長期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自2022年4月完成備案以來,小米智造基金規模已突破百億,雷軍親任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在智能制造領域積極落子,投資足跡遍布汽車電子、電池材料、精密制造等多個賽道,機器人產業鏈更是布局重點。
此前,基金已投資坤維科技、斯坦德機器人、小雨智造等企業,覆蓋傳感器、工業機器人及具身智能系統等關鍵領域,與國華智能在核心部件的布局形成產業協同,構建起更為完整的機器人產業生態版圖。
從戰略層面看,小米對機器人產業的重視,源于對未來科技趨勢的深刻洞察。在“手機+汽車+AIoT”生態布局基礎上,機器人被視為小米下一個關鍵生態入口。行業普遍預計2025-2027年將迎來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提前布局能讓小米在未來競爭中搶占先機。
機器人作為連接手機、汽車、智能家居的“超級終端”,一旦技術成熟,將像米家生態鏈產品一樣迅速拓展,助力小米完善全場景戰略。同時,小米復制手機領域“性價比+生態鏈”模式,通過自研樹立標桿,投資降低零部件成本,憑借規模優勢形成價格壁壘,提升市場競爭力。
此次投資也反映了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替代的產業趨勢。在機器人三大核心部件(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中,精密減速器研發難度高、成本占比大,約占整機成本35%。諧波減速器因體積小、精度高,常用于機器人腕部、手部等末端執行機構,是提升機器人靈活性和精確性的關鍵。過去,精密減速器市場高端產品多被外資壟斷,但隨著國內需求增長,國產企業加速追趕,2024年內資企業在國內市場銷量占比超半數,營收占比達57%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
小米投資國華智能,不僅為自身機器人產業發展增添動力,也為國華智能帶來新機遇。借助小米的資金、技術與生態資源,國華智能有望加速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提升國產核心部件性能與市場份額,推動國產機器人產業整體升級。未來,隨著雙方合作深入,有望在機器人領域催生更多創新成果,助力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為智能制造發展注入新活力。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