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41年的合眾圖書館,由留美建筑師陳植設計,以中西合璧風格成為當時中國私立圖書館的典范;1958年,并入新上海圖書館。因年代久遠,其修繕既需保護原有歷史風貌與結構完整,又要實現現代樓控系統與老建筑基礎設施兼容,這也讓其成為臺達與上海圖書館合作的項目中最具挑戰的一個。
面對難題,臺達迅速組建專業團隊,經精準勘測,為這座位于“巨富長“核心區的老建筑部署了定制化樓控方案,滿足客戶兼顧建筑歷史價值、降低能耗、提升整體運維效率的核心訴求。
方案巧妙應用L-INX系列控制器“全協議兼容+自動化互聯”的強大IoT融合能力與“本地編程+數據處理 +自主控制”的高效邊緣計算能力,完美適配樓宇自動化場景中大規模設備互聯與實時本地化決策,實現了精準環控、智能照明和能耗管理。
PART.01 精準環控,為藏書構建“恒溫恒濕”的干凈結界
書籍的生命,與環境溫濕度息息相關。溫度超25℃,紙張纖維易老化、油墨褪色,古籍字跡幾年內便模糊。濕度長時高于65%,紙張易膨脹變形、裝訂線斷裂,還會滋生霉菌導致書頁霉斑粘連;低于40%,紙張因缺水變脆易碎裂。因此,保持溫濕度恒定尤為重要。
為規避這些“生存陷阱”,臺達為這棟歷史建筑量身打造了多維度環境管控網絡。將VRV空調系統與新風機組精準對接,搭配室內部署的多合一環境傳感器,實時捕捉溫度、濕度、PM2.5、CO2空氣質量等數據,一旦監測到數值偏離適宜區間,系統便迅速聯動各設備,啟動調節。這種全鏈條的智能調控,從根源上杜絕霉變、紙張脆化等威脅,讓珍貴書籍得以長久留存。

PART.02 智能照明,用智能控制,平衡照明需求與運維節能
為平衡讀者的照明需求與場館的運營與節能目標,臺達為圖書館部署智能照明系統,通過回路控制與人體感應控制深度結合,實現“按需供光,高效運營”。
圖書館功能多樣,不同區域/時段的照明需求不同,臺達方案支持照明場景一鍵切換。管理者只需按場景進行照明設置,一鍵切換即可快速將照明狀態匹配場景需求,避免逐區操作的繁瑣,實現高效運營。
此外,人員感應控制可實現當有讀者步入時,人體感應器立即觸發照明回路,燈光柔和亮起;當讀者離開后,系統自動延時關閉。這種精準的控制邏輯,不僅讓光線始終與場景需求匹配,更做到了精細化的照明控制,顯著降低照明能耗。

PART.03 能耗管理,讓每一度電都用在“刀刃上”
圖書館的穩定運營,離不開高效的能耗管理。臺達方案接入智慧電表,實時采集、分析各區域及設備的用電數據。管理人員通過系統后臺,能清晰掌握空調、照明等設備的能耗情況,精準定位高耗環節。
例如,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某區域空調負荷過高時,可及時調整運行參數;照明系統的能耗波動也能實時監控,確保節能策略有效落地。這種數據驅動的管理模式,讓圖書館的能源消耗更透明、更可控,在保障設備高效運行的同時,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

從環境調控的精密協同,到照明系統的智能響應,再到能耗管理的數據賦能,當古老典籍邂逅現代科技,臺達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為圖書館注入科技動能,讓文化傳承與智能運維完美交融。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