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產業迅猛發展的浪潮中,一場歷時兩年的聯合監督檢查正以獨特的“政治體檢”方式,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構筑堅實的紀律防線。這場由新能源集團黨委主抓、紀委負責的監督實踐,通過持續創新監督模式、匯聚監督力量,不僅成為發現問題的“探照燈”,更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助推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高站位謀劃,構建協同監督新格局

在第二次聯合監督檢查動員部署會上,新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偉指出:“聯合監督檢查是打通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兩年來,新能源集團將聯合監督檢查作為服務產業發展的“利器”,在形成黨委書記牽頭抓總、紀委書記一線督戰的工作體系的基礎上,圍繞“存量穩運行、虧損快治理、項目高效率、資源優獲取”四大攻堅方向,專項規劃監督路徑,精準鎖定檢查對象,并創新推行“監督檢查+審計”聯動模式,根據不同單位業態特點定制監督切入點,讓分散的監督力量形成合力,實現“1+1>2”的疊加效應。
高標準推進,鍛造專業監督鐵軍

立足新能源產業發展實際,新能源集團聯合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突出“專業匹配度”與“問題靶向性”,采用“專業能力+項目經驗”雙維度選拔標準,確保在面對新能源項目特有的技術壁壘和行業特性時,既能精準揪出問題,又能提出專業整改建議。在此基礎上,該集團嚴格執行被檢查單位“六不準”與檢查人員“十嚴禁”紀律規范,從進駐準備到結果反饋,7個環節30項流程清晰可控,17類標準化文稿模板統一規范。通過戰前集中培訓,確保監督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以鐵的紀律保障監督過程精準規范、監督結果客觀公正。
高穿透監督,緊盯“第一導向”發力

將政治監督要求貫穿始終,聯合監督檢查組秉持“有重大問題沒發現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如實報告是瀆職”的理念,把發現問題視為監督工作的生命線。在問題線索收集上另辟蹊徑,創新在步行樓梯間、洗手間等無監控區域設置意見箱,探索“碼上監督”,徹底破除職工反映問題的顧慮,進一步拓寬問題線索收集渠道。2024 年首次對兩家單位的檢查中,查出問題99條,認真研判并深挖問題線索,立案3起,給予黨政紀處分5人、誡勉2人、批評教育9人,追回損失40余萬元。
高效能整改,構建閉環治理體系

以問題整改成效檢驗監督質效,新能源集團將監督檢查問題整改、推進高質量發展視為重要政治責任,發布通報明確指出共性問題,推動未查先改。對被檢查黨組織進行“一對一”現場反饋,提供原汁原味的意見,并督促其制定整改方案,明確問題、任務、責任“三張清單”,運用“回頭看”機制確保整改不走過場,讓監督穿透力直抵基層末梢。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推動實現從解決單一問題到完善相關制度,再到堵塞一系列漏洞的質變,使每一條整改措施成為提升治理能力的生動實踐,每一次問題解決轉化為企業穩步前行的堅實步伐。
這場持續深化的聯合監督實踐,既是新能源集團以紀律護航發展的生動注腳,更是行業治理現代化的有益探索。從協同監督格局的構建到專業監督隊伍的鍛造,從穿透式監督機制的創新到閉環整改體系的完善,新能源集團以“全鏈條發力、全方位覆蓋”的監督智慧,將廉潔基因深度融入產業發展血脈。隨著聯合監督的常態化推進,這份獨特的“廉動力”必將持續轉化為企業創新突破的競爭力、穩健前行的免疫力,為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加清朗的篇章。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