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快訊

臺風“竹節草”裹挾著暴雨在2025年7月30日強勢登陸上海,7月31日01時00分解除臺風藍色預警信號。當最后一滴雨珠從陸家嘴摩天大樓的玻璃幕墻滑落,城市已悄然蘇醒。外灘江面水位緩緩回落,昨夜還轟鳴作業的移動泵車陸續熄火,防汛人員布滿紅血絲的眼中映出平靜的街道——上海又一次經受住了臺風的考驗。
在這場風雨洗禮中,上海以一套科學防御、高效響應、智慧支撐的排水管理體系,交出了城市韌性建設的答卷。

未雨綢繆的科學防御
在臺風“竹節草”登陸前48小時,上海防汛體系已進入精密運轉狀態。浦東新區水利中心在7月28日10時啟動內河水位預降調度,15座水閘協同作業,在短短25小時內排出1976.05萬立方米水量——相當于抽干1.3個西湖的水量,將內河水位精準控制在2.4米以下的安全容量區間。與此同時,在青浦區的122個圩區,水利泵閘系統根據市防汛指揮部統一調度實施“乘潮排水”,通過一線閘門自排與泵站強排相結合,四大水利控制片水位在29日8時前全部達到預降標準。
上海的地下“血管”系統同樣經歷了一場深度清潔。在閔行區,116名養護人員翻開了古龍路沿線的雨水口,清除可能阻塞排水的落葉雜物。數據顯示,全區累計巡查排水管網83.96千米,清撈窨井5837只、進水口5363只,甚至5363只截污掛籃也被逐一清理。同樣的場景在全市復制:普陀區疏通5公里雨水管網,80個雨水井重獲暢通;虹口區對香港路虎丘路等歷史積水點進行管道疏通;崇明區泵站完成全面檢修...這些精細到每個雨水口的作業,為后續大雨來臨時快速排水奠定了基礎。

*上圖來源:上海市閔行區融媒體中心官方賬號

*上圖來源:上海市閔行區融媒體中心官方賬號
工程性防御措施同步展開。青浦區9輛大型移動泵車抵達國家會展中心等重點區域,整體排水能力達到每小時2.24萬立方米;浦東新區在沿海主海塘加強防潮閘門管控,防止風暴潮疊加暴雨的雙重侵襲;普陀區則對410株行道樹進行加固,消除樹木倒伏砸壞排水設施的風險。當7月28日20時市防汛指揮部啟動Ⅳ級響應,全市116支防汛突擊隊、580名隊員已全員集結待命,17輛移動泵車于次日13時完成布防,形成一張覆蓋全城的應急排水網絡。
高效協同的應急響應
隨著“竹節草”帶來的暴雨席卷上海,市政排水系統迎來真正考驗。浦東新區周浦地區小時雨量突破50毫米,鎮區道路瞬間積水。預先部署在此的移動泵車立即啟動,搶險隊員冒著暴雨安裝排水軟管,僅用40分鐘就排空積水,恢復道路暢通——這是“一點一車一隊”駐點保障機制的成功實踐。同一時間,在臨港新片區,水閘管理人員徹夜監控內河水位,通過動態調度將水位牢牢控制在2.38米以下。
當臺風中心掠過上海同緯度時,數字化指揮系統展現出強大效能。在上海市水務局指揮中心,大屏實時顯示著全市116個降雨監測點、580個管網水位監測點的動態數據。通過水務“一網統管”平臺,管理人員可隨時調取重點區域監控視頻,根據積水情況遠程控制泵站運行參數。青浦區水務一體化平臺則接入氣象雷達回波圖,結合河網水力模型預判未來3小時積水風險,提前向易澇小區發出預警。技術賦能下的精準防控,使防汛排水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干預。

*上圖來源: 上觀新聞
臺風過境后72小時,災后恢復機制立即啟動。閔行區排水所組織對56座泵站進行設備檢修,更換因長時間運行磨損的機械密封件;靜安區針對威海路一處因樹葉堵塞導致排水緩慢的點位,制定出“增加路邊濾網”的改造方案;而全市排水管網也開啟新一輪排查,利用管道機器人檢測暴雨沖刷后的管道結構狀況。這種“應急+善后”的無縫銜接,**限度降低了臺風對城市運行的長遠影響。
智慧排水的技術支撐
“竹節草”臺風的應對實踐,成為檢驗上海智慧水務建設成效的試金石。在浦東新區防汛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大屏即顯示張家浜泵站的實時運行數據:水位2.1米,三臺水泵負荷87%,排水流量15.6立方米/秒——這些信息來自泵站內安裝的物聯感知設備,通過5G網絡每30秒回傳一次數據。作為上海水務海洋數字孿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已新增1000處管網水位監測點,基本形成覆蓋“廠、站、網”的排水監測體系。

更值得關注的是智能調度系統的突破性應用。當7月29日暴雨峰值來臨,黃浦區排水系統面臨上游來水壓力,中央控制系統自動生成調度方案:先開啟成都路泵站強排降低主干管水位,再調度延中調蓄池收儲20萬立方米雨水,最后通過其他道路路泵站錯峰排放。這種基于水力模型與AI算法的協同調度,使管網負荷始終控制在安全閾值內,避免了傳統“各自為戰”調度模式可能導致的局部溢流。
上海在數字孿生領域的探索同樣令人矚目。在青浦區,淀山湖數字孿生系統整合了氣象衛星、地面傳感、無人機巡查等多源數據,構建出虛擬的“數字淀山湖”。當“竹節草”逼近時,系統模擬出不同風速風向下的湖區波浪傳播模式,預判金商公路堤防可能出現的越浪風險,指導管理部門提前堆放防汛沙袋。同樣的技術也應用于地下世界:浦東新區建立的排水管網數字模型,能可視化展示管道淤積程度和水流狀態,為養護決策提供科學依
這些智慧排水實踐背后,是上海在感知網絡、算力支撐、數據整合三個層面的系統建設。根據三年行動計劃,上海正推進物聯感知平臺建設,統一規范傳感設備標準,實現“水務神經元體系應接盡接”;在算力層面,依托政務云平臺擴展網絡帶寬,構建專用物聯通信網絡;而數據底板建設則致力于打破“信息孤島”,將氣象、交通、水務等部門的監測數據融合為統一決策依據。正是這些看不見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著上海在極端天氣下依然保持從容。
韌性城市的持續進化
盡管成功抵御了“竹節草”侵襲,上海排水系統在臺風中仍暴露出薄弱環節。在楊浦區老工人新村,部分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地下管網因口徑偏小導致排水遲緩;虹口區兩處施工路段因臨時排水設施能力不足形成短時積水;而風雨過后檢查更發現,浦東沿海某工業區因地面沉降導致管道接口錯位,存在滲漏隱患。這些問題的暴露為城市韌性建設指明了提升方向。

*上圖來源:上海水務局
針對這些短板,上海已啟動針對性改進計劃。在基礎設施層面,浦東新區將結合“十四五”排水規劃,在臨港新片區新建3座雨水泵站,改造18公里合流管道;閔行區則計劃在古美區域試點“海綿城市”改造,通過下沉式綠地、透水鋪裝減緩管網壓力。更值得關注的是智慧化升級:根據數字孿生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將在2025年底前新增200個二次供水監測點、1000處管網水位水質監測站點,特別加強對雨污水管網、泵站、調蓄池等關鍵設施的運行監測。
從更長遠視角看,上海排水系統的進化方向已清晰顯現:
分布式設施普及:在新建社區推廣雨水花園、綠色屋頂等分散式排水設施,減輕管網壓力
智慧管網迭代:應用管道機器人、聲學滲漏檢測等新技術實現管網自主感知
韌性標準提升:將防洪排澇標準從“二十年一遇”逐步提升至“五十年一遇”
數字孿生覆蓋:完成中心城區排水系統全要素數字建模
這些改進不僅關乎技術升級,更體現城市治理理念的轉變——從追求“迅速排水”到構建“彈性適應”的系統,從依賴灰色基礎設施到藍綠灰基礎設施協同,從被動應急到主動防控的深刻變革。
水技術創新與全球對話
當上海還在總結“竹節草”臺風防御經驗時,一場將深刻影響未來水務發展的盛會已在籌備中——Aquatech China 2025亞洲水技術展覽會定于11月5-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作為荷蘭Aquatech全球系列展的亞洲旗艦站,吸引550余家參展商與20,000名專業觀眾,為上海排水技術創新、水處理行業同仁提供國際對話平臺。

為了推動供排水行業的綠色轉型,協同韌性城市持續進化,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水處理展覽會·中國展暨Aquatech China 2025亞洲水技術展覽會聯合上海市凈水技術學會、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同期舉辦“2025供排水綠色低碳節能技術與應用研討會”。
期間主要議題有:
*基于綠色低碳理念的供排水系統優化設計與規劃
*供排水處理中的能源回收與再利用技術
*新型節能設備在供排水領域的應用及案例剖析
*數字化技術賦能供排水節能管理與運營
*供排水行業碳減排政策解讀及應對策略

展會現場觀眾還將可能看到企業帶來的最新技術:上海在臺風防御中應用的排水管網實時監測系統(目前已升級至第三代),傳感器體積縮小60%而續航提升一倍、基于AI算法的暴雨內澇預測模型,可將預警精度提高到街區級別、移動泵車遠程調度平臺實現“滴滴式”搶險資源調配。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與城市排水直接相關的創新展示,如下技術將助力上海解決臺風中暴露的基礎設施短板。
智能井蓋系統:
集成水位傳感與防墜網,實時監測管網狀態
管道修復機器人:
采用UV光固化技術非開挖修復老舊管道
分布式調蓄設施:
模塊化雨水儲罐可嵌入城市地下空間
排水系統數字孿生平臺:
實現從泵站到管網的全程可視化管控
從更深層看,Aquatech China搭建的不僅是技術展臺,更是全球治水智慧的交流場。展會現場將邀請來自上海市排水行業協會、上海市水利學會、工業廢水工程技術服務中心、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水務白龍港污水處理廠、上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水務泰和污水處理廠、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市政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11月5-7日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參觀、蒞臨。

風雨過后,上海街頭重歸平靜。上海的故事證明:真正的治水智慧,既在搏擊風浪的實戰中淬煉,也在開放合作的平臺上升華。當科技與自然對話,當經驗與創新交融,城市終將在水的韻律中找到永恒平衡。
關于我們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水處理展覽會·中國展暨Aquatech China 2025亞洲水技術展覽會將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辦。作為專注于水、服務于水的水處理行業風向標展覽會,Aquatech China展品覆蓋水處理全產業鏈,包含凈水、水與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給排水管網及泵管閥、過程控制與自動化管理、智慧水務等領域。展會背靠荷蘭母展近60年水處理展會經驗與資源,輻射亞太地區水處理行業,是全球水處理人技術交流、商貿往來的優選專業平臺。
官網:https://www.aquatechexpo.com
觀眾預登記:https://aquatech.expotec.com.cn/?member/register&code=Media-CAZZW
展位咨詢 華辰陽 先生 電話:13621883675 郵箱:a.hua@aquatechexpo.com |
觀眾參觀 倪女士 電話: 15618707710 郵箱:cupid.n@global-rai.com |
掃描獲取更多新資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