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8點出門,今天居然提前10分鐘到公司!”最近,常開洛陽王城大道快速路的司機們發現了一個出行“小驚喜”。曾經早晚高峰里車流如織的通勤路,如今正悄悄變得順暢——這背后,藏著智能匝道控制系統的“調度智慧”。

作為貫穿洛陽中心城區南北的交通大動脈,王城大道快速路全長19.5公里,一頭連著洛北、洛龍兩大核心板塊,一頭對接機場、龍門站等交通樞紐,日常車流密集。早晚高峰時,“潮汐式”車流常常讓快速路通行壓力陡增,而周邊地面道路的通行潛力卻未能充分發揮。如何讓交通資源“用在刀刃上”?海康威視智能匝道控制系統給出了答案。
智能設備“組團上崗”,從被動疏導到主動控流
如今行駛到王城大道太康路、開元大道等匝道口,司機們會發現這里多了一套“智能裝備”——信息發布屏實時更新通行提示,車道信號燈精準指引,雷視感知設備動態監測車流。這套系統組合成一位“科技調度員”,能根據路況自動調整通行策略。


系統內置了多時段控制方案,平峰期綠燈常亮,配合“匝道開啟,交替通行”提示,讓車輛快速通過;高峰期,紅燈常亮結合“紅燈亮時,輔道通行”提示,有效引導車輛合理分流,避免“一股腦涌入”造成擁堵。遇到突發情況時,管理人員還能通過平臺遠程切換方案,讓應急處置更高效。
信息屏+車道燈護航,通行效率與安全“雙提升”
“以前過匝道總怕搶行,現在看燈走就行。”經常走王城大橋匝道的司機許師傅說。智能系統不僅讓通行更順暢,還通過細節設計提升了安全性——車道燈會提前10秒給出關閘提醒,信息屏則實時推送分流建議,讓司機提前規劃路線,搶行現象大幅減少。
更重要的是,系統實現了快速路與地面道路的協同配合:平峰時延長匝道開放時間,幫地面道路分流;高峰時智能截流,引導車輛走地面道路,讓路網負荷更均衡。
王城大道快速路的變化,是洛陽交通管理精細化的展現,也是交通智能化升級的一個縮影。在智能物聯技術的助力下,交通管理正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調控”。未來,隨著智慧交通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會為更多城市帶來出行便利,讓城市通勤越來越高效、越來越舒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