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長三角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從基礎設施聯通向聯合創新、產業協作、民生共享的“軟協同”邁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的產業規模分別占全國的3/5、1/3和1/3,成為發展強勁的增長極。
鄭柵潔進一步指出,過去幾年,我們有了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統、有了賦能千行百業的AI大模型、有了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的機器人,創新“勢能”向經濟“動能”持續轉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都在加快落地和實現,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超過24萬億元,相當于北京、上海、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的總和。
“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創新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新質生產力正在全面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也在加速突破。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介紹,2024年集成電路年產量比“十三五”末增長72.6%,增加約1900億塊,越來越多的產品裝上了“中國芯”;核電、高鐵、船舶與海洋工程等裝備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創造了多個全球“首次”和“第一”。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