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結構深度重構與工業4.0浪潮的交匯點上,中國正以“雙碳”目標為引擎,驅動新能源、電動汽車與工業自動化產業爆發式增長。據行業研究機構預測,未來五年內,中國新能源市場規模將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電動汽車滲透率有望突破50%,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迭代與需求升級也將催生萬億級市場空間。在這一背景下,功率半導體作為電力電子系統的“心臟”,其技術迭代與產能布局成為全球企業競逐的制高點。
在這場產業變革中,賽米控丹佛斯——這家擁有90余年功率半導體技術積淀的全球領軍企業,以南京工廠的落成為支點,開啟其“在中國,為中國”的深度本土化戰略新篇章。
4月23日,賽米控丹佛斯南京工廠啟用儀式在南京經開區舉行,《變頻器世界》有幸受邀參加啟用儀式并走進賽米控丹佛斯的南京工廠,對話賽米控丹佛斯中國區總經理許德慧,解析其如何以“技術協同+本土化生態”雙輪驅動,持續耕耘中國乃至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

賽米控丹佛斯中國區總經理 許德慧
戰略落子:
作為全球功率半導體領域的領軍企業,賽米控丹佛斯于2024年正式注冊成立南京工廠,標志著其全球戰略布局邁入新階段。這座總投資一億歐元、占地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一期建筑面積約26,000平方米, 潔凈廠房2600平米,于2024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南京工廠包括生產、銷售、研發、測試中心、售后服務、倉儲等全價值鏈功能。目前,第一條生產線MiniSKiiP 后道封裝已于今年3月正式量產, 前道PH線正在試生產階段, 計劃于今年8月正式量產。
MiniSKiiP 系列產品
“中國市場的機遇不僅在于規模,更在于技術、政策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許德慧直言,賽米控丹佛斯選擇此時加碼中國,源于對產業趨勢的精準研判。她指出,中國致力于低碳環保節能的長期發展目標,推動新能源、電動汽車、工業自動化三大領域爆發式增長,而公司業務覆蓋工業、電動汽車及新能源三大板塊,與市場需求高度契合。賽米控十多年前就在中國設立工廠,但工廠規模和產品有限, 2022年丹佛斯硅動力部門和賽米控公司合并成立新公司后,決定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投資建廠正是看中了這些領域的發展潛力。
南京工廠的落地,是賽米控丹佛斯深化“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關鍵一步。作為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南京工廠在全球生產布局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南京工廠不僅承載服務亞太市場的使命,更以本土化研發、生產與供應鏈協同為支點,探索全球化企業與中國市場的深度融合路徑。
本土化密碼:
許德慧指出,真正的本土化不僅是簡單的生產轉移,而是供應鏈、技術與人才的深度融合。為此,賽米控丹佛斯南京工廠實施了全方位的“本土化戰略”。
面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賽米控丹佛斯將本土化視為提升供應鏈韌性的核心策略。在原材料端,賽米控丹佛斯與中車時代半導體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后者將成為其核心芯片供應商之一。此外,陶瓷基板、塑料外殼等關鍵部件的本土化采購比例亦在快速提升。“以前芯片都是國外進口,受到地緣政治影響的不確定性非常高。而南京處于長三角地區,供應商也多在周圍,供應鏈優勢顯著。”許德慧強調,供應鏈實現本地化,交貨周期可大幅縮短至4-6周。同時,產能也得到了保證,這也為工廠后期擴大產能和拓展中高壓等產品領域做準備。
研發層面,南京工廠已建成初具規模的研發中心,配備先進實驗室及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團隊,并且研發的投入還在不斷加大,本地研發團隊也正在招募優秀的研發人員。研發中心重點是產品的本土化,研發出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快速滿足客戶的需求,解決地域、語言、時差等的不便,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與產品。許德慧強調,“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從‘技術承接’到‘自主創新’的跨越,最終達到1+1>2的協同效應。”
為應對復雜多變的行業需求,南京工廠將數字化作為提升運營效率和品控水平的關鍵抓手。目前工廠剛建立不久,正在努力提升數字化AI技術的運用。工廠設施設備運行和能耗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FMS系統已經做到24小時的實時監控, 生產線已經運行MES系統來提高生產過程的管理。6月,工廠將上線集團ERP系統(SAP),實現全球訂單、庫存與生產計劃的實時協同。許德慧表示,南京工廠還將借助丹佛斯已經成熟運行的數字化軟件和平臺,以提高自身的數字化和自動化的管理水平。
技術護城河:
在功率半導體領域,產品的高性價比和高可靠性決定市場地位。賽米控丹佛斯南京工廠目前的生產線是完整的MiniSKiiP產品生產線,相比以往簡單的后道封裝,新增了前道貼芯片、引線鍵合、測試、灌膠封裝等復雜工藝。新增的前端生產線調試完成后,將實現從頭到尾的全過程封裝,且封裝過程與德國保持一致。
在設備選用上,工廠既采用進口設備,也引入國內設備,充分發揮國內設備響應速度快、價格低的優勢,降低設備折舊成本。同時,國內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相對較低,進一步提升了降本空間,增強了產品競爭力。
賽米控丹佛斯在技術上的不斷創新,讓其躋身于電力電子技術的前沿。在高頻開關技術管理和可靠性測試方面,賽米控丹佛斯的封裝技術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其多種先進技術已經成為公認的行業標準。
許德慧進一步介紹道,在高頻開關技術方面,采用雙面燒結技術以及最新的直接芯片壓接技術將模塊的寄生電感做到2.5nH,極大的提高了SiC器件的開關特性,同時也降低了開關損耗,這些領先的技術已經應用于eMPack模塊。在熱管理方面,創新技術ShowerPower,通過優化的水道結構產生渦流效應不間斷地在冷卻液和通道表面形成接觸,以提高散熱性能。并聯水道的設計也確保模塊內部并聯芯片之間極小的溫度梯度。同樣,這些最先進的散熱技術也已經在DCM模塊中大規模使用。
在模塊可靠性測試上,賽米控丹佛斯有著90多年的實踐經驗,并一直以高標準要求可靠性測試。在符合國際標準的前提下,產品還需滿足更嚴格的企業標準,比如功率循環測試,在測試標準中要求全程保持負載電流不變,這也是從客戶實際的應用去考慮功率模塊的可靠性。
未來布局:
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許德慧認為未來3年行業會經過一輪大洗牌后這種態勢才會緩和,而這個過程自然也會優勝劣汰一些企業。這其實也是對企業創新速度的考驗,只有在技術上成為行業的領跑者,才能創造出滿足未來市場發展需要的產品,只有始終保持比市場快半步的創新節奏,才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在許德慧看來,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迅速,尤其在封裝領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有率穩步提升。因此,賽米控丹佛斯更要加大加快中國的本土化進程,要具備本地公司一樣的靈活快速和低成本,只有以客戶為中心,才能成為真正的本土化公司。
對此,賽米控丹佛斯制定了“China for China”的戰略, 充分給本地管理團隊授權,確保對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許德慧透露,隨著本土化戰略的推進,明年將會引進更多的中高壓產品的生產線落戶南京工廠,服務風能、太陽能等領域。隨著研發團隊的不斷擴大,公司將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定制化產品,以更好地迎合客戶需求。
“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全球最大的需求端,也是技術創新的策源地。”許德慧表示,南京工廠將深度參與中國“雙碳”目標實現,通過技術迭代與本土化協同,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寫在最后
在功率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與“技術出海”的雙重浪潮下,賽米控丹佛斯南京工廠的開業,既是一家跨國企業深化本土化的縮影,更是全球產業鏈重構的微觀注腳。
我們看到,從供應鏈重構到技術攻堅,從數字賦能到生態共建,賽米控丹佛斯的本土化實踐,正為跨國企業全球化戰略轉型提供范本——在不確定的時代,唯有扎根中國、融入中國、創新中國,方能贏得未來。
正如許德慧所言:“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浪潮中,本土化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南京工廠的落地,是我們對這一命題的堅定回答。我們將以技術為矛、本土化為盾,與中國客戶共同書寫綠色能源時代的新篇章。”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