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周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二季度營收預計在41.7億美元至45.3億美元之間。這一數字遠超華爾街平均預期的41.2億美元,推動其股價在尾盤交易中上漲約5%。
這份報告是科技行業首批財報之一,對芯片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德州儀器擁有半導體領域最廣泛的產品線和最大的客戶群,這使得其盈利狀況成為衡量從工廠設備到家用電子產品等所有產品需求信心的指標。
自特朗普政府宣布新關稅以來,投資者一直在熱切等待企業指引,預計新關稅將影響大范圍電子產品。
該公司上季度銷售額自2022年以來首次實現增長。當被問及客戶是否為了趕在可能加征的關稅前下單時,首席執行官哈維夫·伊蘭(Haviv Ilan)表示,至少在第一季度,情況并非如此。他承認,公司對前景仍持謹慎態度。
他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和信號表明,所有渠道、所有地區的工業市場都正在復蘇。我認為這是真正的復蘇,而不是與關稅有關——至少在第一季度不是。”
這家總部位于達拉斯的公司正努力擺脫其主要行業(尤其是汽車和工業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該公司還在努力維持來自中國客戶的銷售額,中國客戶在第一季度貢獻了約20%的收入。德州儀器面臨來自美國和中國的關稅威脅,這給這家芯片制造商帶來了難題。
該公司在美國境外擁有四家工廠,其中一家位于中國。由于正在將生產轉移到德克薩斯州總部附近的全新、更大的工廠,這些工廠的產能一直不足。但首席財務官拉斐爾·利扎爾迪表示,該國際網絡現在可以“快速擴張”。他表示,在一個地區生產的芯片可以輕松地在其他地區進行測試和封裝。
與同行一樣,德州儀器的股價今年也因對美國與其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的擔憂而受到打擊。截至周三收盤,該股已下跌19%。
伊蘭表示,德州儀器最艱巨的任務之一將是確?蛻臬@得在關稅影響最低的地區生產的芯片。這項工作很難協調,尤其是考慮到電子元件的生產時間約為三個月,但他相信,他的公司比大多數同行擁有更多選擇。
Summit Insights Group 高級分析師 Kinngai Chan 表示,“周期性需求復蘇以及可能的一些關稅上調”推動了樂觀的預測。
不過,首席執行官哈維夫·伊蘭(Haviv Ilan)也發出了謹慎的警告。他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得看看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會發生什么。”他指出,關稅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
如他所說,我們很難預測跨境關稅方式將如何演變。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動態的環境,”他說。“這可能會對我們的客戶、供應商以及我們的收入產生影響。所以目前情況尚不明朗,而且會不斷演變。”
分析師追問伊蘭,消費者是否在預期的關稅生效前囤積芯片。“我猜,在這種時候,大家有點焦慮,你會想在貨架上多放點庫存嗎?”他問道。
Stifel 分析師 Tore Svanberg 指出,由于尚未結束的關稅談判,現在判斷關稅增加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對該公司乃至整個芯片行業的影響可能還為時過早。
該公司表示,第二季度每股利潤將達到1.21美元至1.47美元,而預期為每股1.21美元。第一季度營收增長11%,至40.7億美元,每股利潤為1.28美元。相比之下,平均預期銷售額為39.1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07美元。
德州儀器 (TI) 是模擬芯片市場的領導者,該芯片將聲音和壓力等現實世界的事物轉換為電子信號。該公司正在擴大其在德克薩斯州的工廠網絡,并轉向更先進的生產模式。這項投資正在影響短期盈利能力,其部分目的是降低成本,使其能夠更好地抵御來自中國新對手日益激烈的競爭。
該國的公司正在迅速擴大其生產德州儀器和 ADI 公司等公司生產的芯片的能力。他們專注于該領域,因為美國的出口限制限制了他們追求高端處理器的能力。
伊蘭表示,他相信在中國仍然有競爭力,中國對他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場。他指出,中國本土競爭激烈,而且企業發展迅速。
伊蘭表示,如有需要,該公司可以依賴其位于中國的制造工廠。
傳統芯片制造商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采取“中國制造”的政策,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在中國建立晶圓廠以滿足國內需求。
然而,德州儀器在中國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在中國,受國家補貼的推動,國內芯片制造商已經加大了成熟節點半導體的產量。
“中國的競爭正在加劇,”伊蘭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