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技術革命蓬勃發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創新活動最為活躍的領域。基于創新擴散效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讓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成為驅動實體經濟內涵式發展的動力源。這些技術不僅能夠引導企業提升從生產到服務全流程的實時數據獲取與解析效率,還能在全產業鏈分享實時數據,進而有利于人才流通平臺、數據傳輸平臺和信息共享平臺發揮協同作用,增強決策分析的有效性,提升知識資本的流動性。作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代表,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需要數字經濟賦能。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過程中,注重數字化賦能,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通過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的雙輪驅動,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智慧產業鏈,夯實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以實體經濟為抓手,通過數字經濟賦能先進裝備制造業,是我國實現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的必然途徑。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加速制定并完善詳細的規劃行動指南,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路徑,突破產業自身發展瓶頸,以前瞻性眼光為產業創新發展探尋突破口,采取有效政策強化先進裝備制造業與數字化的融合。二是堅持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向,圍繞數字經濟布局先進裝備制造業,打造智能制造工廠與系統創新平臺,推動先進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協同運營。三是鼓勵拓展國際合作,采用專項資金扶持、稅收減免、人才引進、高科技產品進口通關等方式,支持先進制造企業在數字技術領域開展國際交流,廣泛吸納國際資源,開拓國際市場。四是促進集群發展,憑借關聯帶動力強的項目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充分發揮先進制造產業集聚帶來的規模效應與協同效應。借助數字化產業鏈,增強企業關聯性和相互滲透性,形成高效、持續的發展動力。五是發揮人才效能,堅持引育并重,鼓勵企業積極與高校開展專業化、定制化、國際化的人才培養合作,有針對性地培養和引進先進裝備制造業所急需的數字技術創新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推動產業人才需求與供給實現有效對接。(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規則研究院教授藍慶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