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新疆煤炭產業鏈發展中的技術瓶頸,是新疆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11月27日,彭蘇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天山實驗室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煤炭科技平臺,并基于平臺實現技術與裝備的現代化。
近年來,新疆正積極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為新疆特色產業發展蓄力賦能。以此為契機,新疆的多個特色優勢產業取得突破,原創性、引領性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推進速度也持續加快。
推動煤炭產業綠色轉型
“近期,我們團隊到準東、吐哈、伊犁、庫車四大煤炭基地的有關單位、煤礦企業進行了21次現場調研,走訪聽取相關部門和煤礦企業的意見。”彭蘇萍告訴記者,目前,新疆在煤炭開發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與轉化方面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而突破這些技術瓶頸,必須依靠科技創新。
6位院士加入、3所本地高校共建、大型國企申請加入……如今,隨著天山實驗室揭牌,眾多創新資源正在向新疆匯聚。
記者了解到,作為高能級創新平臺,天山實驗室將通過攻克煤炭開發關鍵技術與裝備,淘汰落后產能,開展1000萬噸井工煤礦安全智能開采、5000萬噸超大型露天煤礦生產成套技術與裝備攻關與示范,直面產業“痛點”,使新疆煤炭生產技術實現“后發趕超”。
此外,天山實驗室還將探索開發針對新疆煤質特性的煤制氣、煤制油和煤制化學品的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其工程化應用,形成新疆煤化工能源利用與資源轉化優勢。針對大規模煤炭轉化與利用導致的二氧化碳急劇排放和環境問題,天山實驗室開展了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協同咸水開采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推動新疆煤炭、煤化工產業集群健康、綠色、低碳發展。
特色產業創新成色十足
今年,油氣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創新聯盟在新疆成立。該創新聯盟成員包括深層油氣、重質油、油氣資源與工程等領域的研究機構,覆蓋了油氣領域全鏈條。
新疆科技廳二級巡視員余英榮介紹,目前,基地正在對接落實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籌劃布局基礎研究平臺,積極推進承擔的兩個自治區級重點項目研發任務,為國家重大任務突破、戰略目標落實和新疆“三基地一通道”、新疆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保障。
新疆是中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新疆風電產業發展迅速。截至10月底,新疆電網調度口徑風力發電裝機量已達3927萬千瓦。
如今,風電產業正面臨著風電機組大型化、智能化,風電開發規模化,以及新能源發電在全國發電中占比逐年升高的發展趨勢。因此,風電產業在迎接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創新挑戰。
在這一背景下,由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產業上下游及多家高校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國家風力發電技術創新中心于10月13日揭牌。該創新中心將著力突破我國風力發電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新型系統構架開發、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新實驗和數智應用等技術瓶頸。
“高能級創新平臺是新疆集聚優勢科研力量、聚焦高質量發展關鍵問題進行強化技術攻關的重要載體。”新疆科技廳副廳長趙為介紹,下一步,新疆將積極爭取深地與礦產、新型油氣勘探開發、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在新疆布局;同時,持續聚焦新疆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持續推動油氣增儲上產、綠色礦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技術迭代升級。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