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巨大的市場體量,為AI新技術應用和產業生態打造提供了條件,不僅吸引著國內的企業聚力,更吸引著全球企業的關注。“當前雖然有一些環境和政策的變化,但是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沒有減少,而是在增加。”11月14日,在“論劍2024·劍維軟件中國用戶大會”上,AVEVA劍維軟件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崔靜怡這樣向中國工業報說道。
“偏愛”中國市場看重能源和化學行業未來
“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不僅僅只是因為中國自身,也是因為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AVEVA劍維軟件高級副總裁及亞太區負責人宗毅明(EmonZaman)向中國工業報說道,中國的制造行業,競爭力已經非常具有優勢了,如果能夠通過使用一些新的技術進一步去提升效率,那么它在全球競爭力方面又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AVEVA劍維軟件高級副總裁及亞太區負責人宗毅明(EmonZaman)
在EmonZaman看來,對于中國和全球而言,能源行業和化學行業是最具有潛力的兩大行業。主要原因在于,全球都在經歷著能源的轉型,正在轉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也就意味著這些行業可以使用包括劍維軟件在內的公司提供的新技術,再進一步提升行業的效率。化學領域具有很大的潛力,因為它是全球生產原材料的來源。

AVEVA劍維軟件化學、自然資源和制造業部門副總裁NaveenKumar
“除非你在化學行業實現了零碳排放,否則的話在其他的任何一個行業你都無法實現零碳排放。”AVEVA劍維軟件化學、自然資源和制造業部門副總裁NaveenKumar向中國工業報這樣解釋了化學行業的重要意義。
據了解,去年9月,AVEVA劍維軟件在北京開設了客戶體驗中心。“在全球,我們只有5家客戶體驗中心,兩家在美國,一家在英國,一家在印度,另一家就在中國。選擇在北京開設客戶體驗中心,是希望我們的客戶能夠來到這里,而且在未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讓我們與中國的客戶合作。”EmonZaman表示。
EmonZaman提到,AVEVA劍維軟件在中國目前還沒有研發中心,我們在中國的戰略就是與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并將其作為產品組合當中的一部分,為中國企業提供服務。
“我們的軟件和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完全不一樣的,ERP系統只能在一家公司內部去使用,AVEVA的軟件可以讓不同的公司使用同樣的數據和標準來優化自己的供應鏈以及開發最終的產品。”EmonZaman說道,“中國的企業,對我們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并不擔心地緣政治,因為我們是在一條完整的供應鏈里面的,也是技術和平臺的促進者,幫助中國企業在全球獲得成功。”
在AVEVA劍維軟件中國區售前技術支持及項目實施服務總監陳曉丹看來,當前的市場環境對于工業企業而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劍維軟件希望以技術為載體,建立起互聯共通的新生態,聚焦安全、經濟、可持續三個關鍵核心,助力更多工業企業打造直面挑戰的彈性與韌性。
“隨著新一波技術與產業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們正迅速步入一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新時代。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企業,要實現業務的飛躍,就必須深刻洞察行業發展趨勢,明確自身的市場定位,同時認識到不同行業的獨特性。我們期望通過發布白皮書,為中國不同行業的企業提供指導,幫助他們在各自的發展階段中獲得實質性的啟發和靈感,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NaveenKumar向中國工業說道。
工業智能“挑戰”在于數據質量
在今天的工業發展中,數字化轉型無疑是最重要的趨勢之一。
“在整個工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技術日新月異,我們很難預見到未來某一節點的行業狀態。不確定的是人力無法左右的變革,但確定的是,我們要開始行動,付諸嘗試,不斷發展,抓住轉型過程中的時代機遇。”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潘志遠說道。
崔靜怡向中國工業報分析說,前些年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借鑒國外國際的一些技術和實踐做法,希望“引進來”,然后消化吸收。現在隨著整個數字化轉型被更多的工業行業深度接受,我們看到在數字化領域的某些聚焦的細分市場上,中國企業可能會有更超前的嘗試和探索。
“沿海企業較早上線部署了多樣的系統,現在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打破已有系統之間的隔閡和邊界,并使其能夠更好的利用起來。而對內陸企業而言,信息化、數字化部分并沒有系統化完善,這反倒會有更好的時機,能夠更好的做頂層的規劃。”
崔靜怡告訴中國工業報,劍維軟件在AI領域開始探索,有18年的時間了。早期從基于機器學習、大數據的預測性維護開始,同時會涉及到一些神經元網絡的優化分析。在中國市場,AI技術的應用在工業端和非工業端有著不同的差異。工業行業容錯率低、要求更高,運行關鍵任務時對于AI工具的使用、模型的訓練,需要能夠確保結果具有魯棒性和準確性。
據了解,AVEVA劍維軟件中國團隊在2023年啟動了“AVEVAE3DAI探索計劃”,旨在與中國的E3D用戶共同探索基于實際應用場景和數據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經過一年的持續推進與深入實踐,這一創新計劃在工程設計領域的AI應用方面實現了新突破。AVEVA劍維軟件發布了三個具體工具,并將與客戶合作探索SeqToSeq、圖像識別及大型語言模型(LLM)等AI技術在工程設計領域的應用。
“在前期你要花更多的時間,要有完整的數據。很多工業智能,如果沒有很好的數據基礎的話,你就很難去訓練成一個準確的可用的模型。”崔靜怡表示,AVEVA劍維軟件一直在強調,雖然技術往前走,但數據平臺的搭建至關重要,兩者相輔相成。對中國市場來說,AVEVA劍維軟件除了在全球所做的與AI相關的應用之外,中國的團隊也在和國內的工程公司、運營工廠等客戶進行密切的合作,一些試點的AI應用項目也在推進過程中。
AVEVA劍維軟件化學、自然資源和制造業部門副總裁NaveenKumar同樣認為,工業領域的AI應用挑戰就是數據的質量。“每一個地區,都有很多公司在嘗試著使用AI以及工業AI,但是談到工業AI的應用,真的還是要取決于可用的數據有多少以及數據的質量如何。”
NaveenKumar告訴中國工業報,AVEVA劍維軟件以工業設計起家,也就意味著如果企業要新建一家工廠的話,我們可以提供工程數字孿生。此外,AVEVA有流程模擬和仿真技術,還可以去創建流程工藝數字孿生,同時還有資產數字孿生和供應鏈數字孿生。“我們最大的優勢是在于可以把所有這些不同的數字孿生融合到一起,讓我們的客戶在這個基礎上能做到更多。”NaveenKumar說道。
“我們目前所推出的工業智能化平臺和工具融合了生成式AI、機器學習等新技術。一些已經上市,還有一些應用到我們的‘燈塔’客戶的項目中,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應用也會推向市場。”NaveenKumar補充說道。
采訪中,EmonZaman向中國工業報分析并認為,混合云代表了未來的解決方案,意味著我們無論要用什么樣的數據,都可以把它放在云上。“目前,AVEVA劍維軟件大部分的產品已經上云,這也是在三年之前發布的戰略。”EmonZaman向中國工業報透露,今年年底發布年度收入報告時可以看到最新的關于SaaS化一些進展。
跨界協同向各行業領域縱深
事實上,早在1996年AVEVA劍維軟件就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據了解,AVEVA劍維軟件攜手客戶與合作伙伴,從三維工廠設計E3DDesign,到全球首個AVEVAMarine項目的成功落地,再到Wonderware、PISystem的融入,業務范疇已從工程設計延伸至運營、優化等領域。
AVEVA劍維軟件不僅在化工、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和海事等傳統領域保持著領先地位,近年來還積極拓展至電子半導體、制藥與生命科學、食品與飲料等新領域。
“打造數字工廠的第一步是確定目標和策略,而后務實地去推動和落實。和劍維軟件攜手走過的旅程,我們是一步一腳印,不是大破大立,而是基于現有的一切逐步改善,以技術作為支撐提升效率,建立起數字化的生態。”臺灣長春集團技術與工程部經理賴育昌說道。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造船業的新接訂單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4.7%。這也意味著全球大約70%的造船訂單都流流向了中國船廠。
EmonZaman告訴中國工業報,兩年前AVEVA劍維軟件在韓國釜山開設了一家海洋卓越中心,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與全球的合作伙伴、全球的客戶密切的合作。因為卓越中心不僅僅只是為韓國的客戶提供服務,也為全球的客戶提供服務。“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卓越中心,讓客戶給我們反饋和輸入意見,讓我們更好的去開發新一代的能力,更好的服務行業。”
“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案例,客戶通過使用AVEVA劍維軟件的技術能夠減少燃耗10%~15%,但是如果說要實現零碳排放這樣的目標,我們就需要與客戶密切的合作,去使用像氫和氨這樣的可再生能源,進一步去提升船只運行的效率。”EmonZaman說道。
據了解,Yinson作為全球大型FPSO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船舶供應商,與AVEVA劍維軟件合作多年。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及所擁有資產數的增長,Yinson意識到,更好地掌控資產數據并升級數據管理效率,對于實現經營目標至關重要。基于和AVEVA劍維軟件在AVEVAEngineering方面的多年合作,Yinson將AVEVAPISystem與AVEVAEngineering相結合,通過實時在線數據跟蹤,持續優化運營,積極地朝著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前進。
為打造更完善的生態系統,在本屆用戶大會上,AVEVA劍維軟件與武漢智能裝備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了國內首個OEM合作項目。AVEVA劍維軟件將向武漢智裝院提供OEMSCADA軟件,并結合智裝院的其他軟硬件產品,形成整體解決方案,共同推向市場。
正如崔靜怡說的一樣,“在過去多年為工業行業服務的歷史中,我們始終認為行業生態系統的建立,需要打破邊界,跨越整個價值鏈的協同和合作是必要的,而只有跨邊界的協同合作,才能促進整個工業和行業的持續效率提升和迭代,也才能夠實現國家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