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限制加緊,國產設備替代或加速。彭博社報道,美國正施壓日本和荷蘭等盟國企業,計劃進一步收緊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海外半導體設備龍頭近期持續下挫。方正證券最新觀點認為,中美經貿科技領域的摩擦或將升級,疊加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該機構認為以半導體設備為首的自主可控方向或值得關注。
拜登政府稱,若ASML和TEL等日本、歐洲廠商繼續向中國提供先進半導體設備,或將升級貿易管制。據報道,美國正在考慮實施一項名為“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的措施,對所有含美國技術的產品進行長臂管轄。
半導體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最新行業數據顯示,國內半導體設備擴產條件具備,根據SEMI披露數據2023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同比下滑1%,而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同比大漲29%,帶動各家設備龍頭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迅速提升。
不過側面也反映出國內對于海外半導體設備的依賴程度仍相對較高,若日系半導體設備進口受到限制,國內半導體設備替代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疊加國內大基金三期項目已成立,規模是一期的2倍以上,考慮到外部對我國半導體限制情況,預計設備材料或為投資重點方向,利好設備材料國產替代。
同時,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依托公司自身的產品競爭力以及國產替代驅動,成長速度也有望維持,或可重點關注。隨著國產半導體大力支持進程的研發投入,目前對標相關替代設備的國產設備進度較好,潛在供應鏈風險勢必加速國內替代與驗證速度、國產替代勢在必行重點關注相關替代機會。
半導體設備ETF(561980)被動跟蹤中證半導指數,該指數主要聚焦40只半導體設備、材料等上游產業鏈公司,前十大成份股覆蓋北方華創、中微公司、中芯國際、韋爾股份、海光信息、華海清科、拓荊科技、南大光電等股,合計占比約75%,指數集中度相對較高。
行業分布上,該指數也更側重上游設備、材料等,其中“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占比近63%。從產業鏈角度看,上游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國產替代空間廣闊,持續受到資本市場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