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以創新驅動為引領的科創型企業,擁有深厚的全釩液流技術沉淀和扎實的產業化經驗,公司依托于高精尖研發團隊和優于市場的儲能前沿技術,在產品質量和安全領域持續發力,致力于為客戶帶來高安全性、強技術性、優服務性的儲能產品。
日前,上海電氣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丁俊在上海接受中國儲能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技術是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柱”!上海電氣儲能在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持續技術創新、降本增效。通過核心高電流密度電堆的研發迭代、容量在線恢復技術、先進的熱管理控制技術及電池管理控制技術、新體系液流電池電解液技術的研發,通過各項技術的迭代研發,開發出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儲能產品,持續推進儲能產品的研發迭代及產業化進程。公司積極探索儲能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化應用。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的滲透率提升帶動新型儲能的發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大基地的建設帶動長時儲能的應用,更多百兆瓦級別儲能項目進入市場,液流電池的各項競爭優勢在長時儲能范疇內的競爭優勢將更加突顯,上海電氣儲能將持續推進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進程中的價值創造及商業化應用,通過儲能在源、網、荷端的功能價值實現儲能的商業價值,從而帶動液流儲能的商業化應用。
丁俊認為,全釩液流電池具有安全性高、壽命長、建設靈活性高,在長時儲能領域具有較為突出的競爭優勢。長時儲能一般是指可以持續充放電4小時以上的儲能技術,包括液流電池儲能、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路線。
與鋰電池相比,全釩液流電池具有高安全和穩定性,滿足儲能電站對安全性的要求;且中國為釩資源生產大國,鋰電池產業鏈對海外礦產資源的依賴性較強,國內支撐全釩液流電池發展的上游資源自主可控;與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等長時儲能技術相比,全釩液流電池不受地理和地質條件約束、選址靈活,且項目建設周期短、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同時具備響應速度快的優勢,可以兼顧調頻和調峰的復合功能,在長時儲能領域前景廣闊。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們希望能夠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能動雙重作用,加強液流儲能技術創新戰略性布局和儲能市場系統性謀劃,積極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完善電力市場和運行調度機制,推動液流儲能領域創新要素和資本要素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市場化的能源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產學研用各環節有機融合,全方位提升我國液流儲能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策源能力”。
據悉,上海電氣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從事液流電池研發、制造的單位,早在十多年前就在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成立了液流儲能研發團隊開展液流儲能核心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團隊圍繞液流電池關鍵材料、核心電堆設計、循環系統設計、電池管理控制系統軟硬件等核心技術進行攻關。2019年,基于對自研液流儲能技術成熟度及儲能市場的窗口期即將到來的整體判斷,正式成立了上海電氣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推進液流電池產品的產業化、商業化進程。
上海電氣儲能在液流電池的關鍵材料、電堆以及系統層面擁有80多項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參與10多項行業標準制定;在產業化進程方面,2020年10月已建成200MW/1GWh電堆及系統產能,自投產以來,公司陸續完成了50余項千瓦級到兆瓦級的項目,覆蓋多個應用場景,涵蓋發電側、電網側及典型的工商業用戶側。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