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在5月16日的文件中宣布,自2022年6月開始的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部分光伏產品進口免稅政策,將于2024年6月6日到期后結束。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的光伏關稅豁免將于6月6日后結束,中國光伏企業“繞道”東南亞出口美國難度加大,東南亞部分光伏工廠開始出現停工停產潮。
在此背景下,近日,隆基綠能部分海外和國內生產基地排產及人員調整的信息在行業傳播。
對此,隆基公司回應稱,經核實,目前行業環境錯綜復雜,公司持續對全球光伏市場和政策等關鍵因素進行洞察和研判。同時,為了實現敏捷智造模式的廣泛推廣,公司持續推動全球基地工廠的數字化升級和技術改造,因此出現不同區域基地的生產計劃調整。
這是隆基首次被曝調整計劃波及到海外工廠。據了解,隆基綠能在馬來西亞擁有一體化產能,同時在越南擁有電池、組件產能。隆基2023年年報曾披露,馬來西亞2.8GW組件、越南3.35GW電池等項目正在按期逐步投產,馬來西亞6.6GW硅棒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事實上,隆基是最早前往東南亞建廠的光伏企業之一,自2015年開始布局海外市場。隆基表示,今年以來,行業面臨產品價格變化、技術迭代加速和貿易政策調整等多重影響,光伏企業面臨一定的經營挑戰。
在此期間,隆基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輪休等多種措施,將生產計劃調整對員工的影響降至最低,并依法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后續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和升級改造進展適時調整排產。
由于產業鏈價格不斷走低,多家中國主流光伏公司一季度營收凈利下滑,隆基更是出現了23.5億元凈虧損。今年3月,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曾表示,與總裁李振國從2024年二季度開始,不再領取公司工資,共克時艱。
今年4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和商務部收到一份新的反傾銷/反補貼稅(AD/CVD)申請,涉及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生產的硅太陽能電池和組件。新的雙反申請!針對東南亞太陽能電池、組件
隨后5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對進口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硅光伏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模塊)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國光伏企業從東南亞地區向美國出口產品的通路再次受阻。
Infolink分析指出,當前美國主要的組件供應來源仍為東南亞廠商,由于反規避稅率預計六月正式上線,新的東南亞雙反將大幅限制東南亞光伏產品出口美國。考慮到雙反問題與反規避關稅等因素,目前部分東南亞小廠與美國開發商等已在二季度至三季度減少采購東南亞組件。阿特斯,隆基合資公司駁斥美雙反!東南亞組件企業將再受不公平行為調查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已有近20家光伏企業通過合資、并購、投資等方式在東南亞地區布局光伏生產。除了隆基,近期也有其他光伏公司當地工廠停產的消息傳出。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已在東南亞布局光伏產能的企業預計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出現停工計劃是行業性問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