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的“母機”,機械裝備業最先感受到2012宏觀經濟走勢的變化。去年前三季度,佛山規模以上裝備企業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態勢,完成工業總產值2823.75億元,同比增長22.83%。但從第三季度開始,隨著宏觀經濟的“下行”,區域內機械裝備企業訂單出現大幅下滑。
陳村一機械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訂單環境上半年還可以,但從八九月開始,訂單開始出現較大的滑坡,至少減少了30%,有部分企業甚至開始不接訂單,轉做零售。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則在更早的6月中旬,就已經覺察到機械裝備企業訂單減少的現象。“企業已經出現不愿意購買設備更新投資的意愿,對整個壓力機械造成較大的壓力,訂單開始減少,估計整個行業的訂單減少50%以上。”廣東聯興鍛壓機床實業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蘇慶森說。
蘇慶森分析,機械行業所出現的訂單減少情況,主要是受國內宏觀調控和歐美債務危機等國家大環境雙重影響所導致的。陳村壓力機械行業不少客戶都是以出口為主,人民幣升值及國際金融問題導致出口下降,正逐漸傳導之產業鏈的上游。另外,順德家電、家具等產業均與房地產有密切相關,當房子賣不動時,很多產品的需求也在下降。
盡管如此,也有不少機械裝備企業出現逆勢增長的情況。如伊之密去年就保持了30%的增幅,全年產值達到9億元。倫教木工機械商會會長何培鎏也透露,他自己的企業去年保持了40%的增長。
今年或呈前低后高走勢
“2012開年的情況仍不大明朗,總體不容樂觀。”蘇慶森說。另一個陳村機械企業負責人也預計整個“冬天”將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機械裝備業20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家刺激內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宏觀調控政策。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遠去,國家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也接近尾聲,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需求正呈現下降趨勢。“從國外形勢來看,歐美等國經濟復蘇步伐緩慢,海外采購量難以增長,加上人民幣升值、國內通貨膨脹持續,導致國內機械裝備的競爭力下降。”365電器商城總經理王昌華說。
業內預測,隨著國家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的轉變,未來五年機械裝備制造業的增速可能會放緩。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過去10年,我國GDP年均增速達到13%以上,而“十二五”將是新一輪周期的開始,未來5年不再那么強調GDP的增速,國民經濟增速會降至7%、8%左右,很難再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這種背景下,機械裝備業該如何應對這種變化,完成轉型,是行業更大的課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