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是否回暖的另一個考量來自其下游聯動產業,包括火力發電和鋼鐵。行業內的一般估算是,國內煤炭產量60%左右用于發電。
今年以來的發電數據顯示,由于水電出力增加,火電新增裝機和發電小時數均處低位。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九月,全社會用電量368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同比增加416小時;火電則減少269小時。
截至24日,主要沿海電廠電煤庫存為1407.7萬噸,存煤可用天數仍舊在25天左右徘徊。他稱,港口船等貨現象仍未有所好轉,冬季供暖用煤一定程度上會刺激煤炭市場上的需求,不過高位的電廠庫存說明各大電廠冬儲煤的壓力不大,仍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一位電力企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說,冬季到來后,北方水電出力會減少,一定程度上也會刺激火電廠煤炭需求,不過更多是季節性因素。
近來和煤炭一樣初現回暖跡象的還有鋼鐵行業。
焦炭與鐵礦石一樣,是煉鐵的主要原料。擁有焦化廠的鋼廠一般采購煉焦煤自給自足,也有鋼廠直接采購焦炭。
今年4~8月份,鋼價一直處于回落的過程中,這也使得有些鋼廠通過檢修等方式陸續減產,進而降低對焦煤和礦石的需求。自9月上旬以來,鋼價從2012年度最低點開始攀升,此前陷入全行業虧損的鋼鐵企業,陸續開始盈利,因此此前的減產也陸續恢復。
同樣,業內對于鋼市“金九銀十”的判斷是這波行情難持久。上述民營鋼廠人士也表示,目前的鋼價上漲并不能持續,因為價格上去了鋼廠都會復產,而產量的持續快速回升將對鋼市起到抑制作用,畢竟有效需求將再度受到傳統淡季影響。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