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背后蘊藏巨大商機,包括兩岸互免稅收項目在內的早收清單,則是ECFA的關鍵所在。
16%、21%——這分別是襯衣、塑料紐扣從臺灣進入大陸市場之前所需繳納的進口關稅。ECFA實施后,上述進口關稅兩年內降為零,其優惠降幅不可謂不大。
本報將分行業對ECFA早收清單內含商機進行解讀,分別從關稅減免的主要類別——紡織產品、農產品、石化產品、機械產品、運輸工具等進行報道。
核心提示
紡織產品,成為臺灣進入大陸產品中受益最大的類別。獲得減免關稅的產品多達136項,是項數最多的一類。
大陸同意臺灣銷往大陸降稅的紡織產品包含紡織中上游、紡織下游、紡織制品及鞋類,共136項。依目前清單來看,60%為布料,受惠最大;其次為紗類產品,占30%。
一些港商表示,由于原材料上漲壓力,東莞紡織服裝企業正處在一個艱難的時段。以毛料為例,今年6月的價格相對于去年同期增長了12%。“如果繼續受原材料漲價,利潤繼續受到擠壓,或會考慮從臺灣入手,尋找更大的合作空間。”
紡織品類稅率最高降幅達21%
兩岸在6月29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紡織業搭上第一批早收清單列車。
從大陸同意對臺灣降稅的早收產品清單中可以看出,紡織產品類成為受益最大的類別,獲得減免關稅的產品多達136項。其次是機械產品以及其他產品類。
黃埔海關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大陸海關對進口臺灣紡織品執行最惠國稅率。其中,尼龍進口關稅為5%-10%、合成纖維布10%、紐扣15%-21%(塑料紐扣21%,金屬紐扣15%)、鞋靴零件15%。
ECFA正式實施后,將意味著,布料紗類產品從臺灣進入大陸,將由之前的近10個百分點,兩年內逐漸降為0,其中降幅最高當屬塑料紐扣21%。
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A企業每年從臺灣進口棉布1000萬元,受ECFA影響稅率由10%降為0后,將直接為企業節省成本100萬元。
原料上漲或使企業涉足臺灣業務
東莞穎祺實業有限公司是香港茂榮集團旗下一家大型針織公司,主要從事針織成衣業務,產品90%出口歐美及世界各地。
穎祺電腦織機部主管李岳德表示,穎祺之前并沒有從臺灣進口紡織服裝原料。“一般從日本、德國進口紡織機械設備、紡織品原料等,上述原料及設備一般自香港中轉后運到東莞。”
李岳德表示,ECFA簽訂后,從臺灣進口紡織品中上游原材料成本會降低,穎祺或會考慮和臺灣供應商合作以降低成本。
“穎祺作為以歐美客戶為主的港資企業,我想,如果繼續受原材料漲價,利潤繼續受到擠壓,茂榮集團高層也會考慮從臺灣入手,尋找更大的合作空間。”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