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先生一再引用里根總統時期的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波什教授的一句話——不管是硅芯片還是土豆片,只要能賺錢就是好片。好企業與壞企業不是以生產什么來劃分的,而是以贏利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責任心來劃分的。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的制造業,仍然大有可為。
全球制造業新趨勢是,歐美再工業化,中國機械化以提高效率、降低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而代工企業向東南亞、南亞等地轉移。
代工企業洗牌,在內外逼迫下,通過輕資產戰略突襲內地小城鎮,其組織結構、管理方式等正在經歷深刻變革。筆者參觀的東莞搜于特公司,把傳統服裝企業的重資產變成輕資產,組織當地窮途末路的生產商為自己品牌代工,公司主打設計、品牌與管理,以3個月為周期產品從設計到上柜、一天推出幾十種新款產品,同時公司還有類金融企業性質,品牌加盟店的費用獲取現金支持、為代工企業擔保貸款解決下游生產企業的融資難題。企業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以高速運轉的低價時髦產品制勝,走農村、小鎮包圍城市之路。
整合型制造企業轉型有兩大特點,一是快,二是輕,做不到這兩點,馬上會被市場淘汰。快時尚品牌核心是服裝快消品的概念,ZARA、H&M、優衣庫等無不走這條路線。今秋時尚快消品價格戰開打,與電商一樣,企業進入速度、管理、資金極限戰,從產品設計到抵達門店,最快的只要一個星期左右。
在機械制造領域,則是另一場升級大戰。機械制造企業位于產業鏈中游,是出口、制造的敏感指標,中國企業有望繼德、日等國之后,爭奪中端機械制造業份額。中高端制造業,仍是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
全球制造業不景氣在機械工程行業數據一覽無余。作為傳統機械工程制造大國,10月11日,日本政府內務省公布8月份核心機械訂單環比下降3.3%,跌幅超過路透社調查分析師預期的中位值(跌2.5%),7月跌幅為4.6%,同比下跌6.1%。此訂單數據是體現未來六至九個月資本投資的超前指標。另據日本機床設備工業會10日發表的統計數據表明,9月份機床設備訂單總額為1072.04億日元、同比下降3%,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日本國內機床設備訂單同比下降13.2%,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