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段時間汽車圈關注度最高的,小米SU7排第二,沒車敢排第一。
在路邊看到SU7的網友們也不禁感嘆:“太帥了!”
那么,一臺SU7又是怎么誕生的?
這離不開小米在北京亦莊的汽車超級工廠。
雷總在近日的直播活動中表示:“很多人催我們快點交付,說雷總能不能去工廠打螺絲。我們的工廠是現代化工廠,主要的工藝都是全自動化生產,我去打螺絲純屬添亂。”
小米汽車超級工廠是高度智能化的“黑燈工廠”,于今年3月19日正式揭幕。著名央視主持人撒貝寧還去實地探營了一番。
按照小米汽車的規劃,其工廠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接近72萬平方米,2022年4月開工,2023年6月竣工;二期計劃 2024 年動工,2025年完建。
小米汽車工廠為其新能源車專屬打造了沖壓、壓鑄、車身、涂裝、電池、總裝六大車間,引入了超700個機器人,以先進的自動化生產實現高品質交付,可實現大壓鑄、沖壓、車身連接、車身裝配、涂裝、總裝等關鍵工藝的100%自動化,每76秒就能有一臺嶄新的小米SU7下線。
在小米汽車第一次技術發布會上,雷總最引以為豪的技術就是大壓鑄,這被視為小米的五大核心自研技術之一。
在大壓鑄車間,一臺臺“鋼鐵巨獸”不斷運轉,單單一個壓鑄機就有9100噸的鎖模力,占地有兩個籃球場那么大,能將原來需要72個零部件沖壓、焊接制成的汽車后圍底板一次壓鑄成型,整個過程只需100秒左右。
涂裝車間裝配了75臺噴漆機器人,全自動噴涂,實現自動化率100%;車身車間定制開發100%外覆蓋件自動裝配系統,與車身骨架裝配精度高達±0.5mm,配合AMR物流機器人、視覺上件機器人等,實現中大件自動物流上件、連接、裝調完全自動化。
在物料運輸環節,小米并沒有使用傳統的AGV小車,而是采用了更先進的AMR視覺機器人,通過AI和激光雷達感知,不需要像過去的AGV那樣在地面鋪設電磁引導線。
在車身車間內,共有94個這樣的AMR,來自國自機器人,實現多車型多尺寸載具混合調度,滿足7mm過程精度要求,為汽車智能制造提供物流支持,可以實現重大件100%自動化運輸。
在總裝車間內,SU7的前后風擋以及玻璃天幕都是由機械臂進行自動化裝配,安裝精度控制在0.5mm以內。在電池與車身合裝時,同樣依靠高精度自動化設備進行,全程耗時30秒以內。
檢測環節同樣也是機器出力。X-Eye智能質檢系統可以代替人眼識別并指出缺陷,準確率超過99.9%。整車外觀也是采用100%全自動化紫外光檢測,測量精度達到±0.05m。
另外,我們還發現了一個老朋友——珞石機器人也深度參與到了SU7的汽車空調智能化產線研發制造工作中。
珞石機器人表示,從產品最初設計到小批量生產,再到最終量產階段,珞石機器人都與小米汽車的產品、質量以及制造專家團隊保持著緊密合作。而產線方案也秉承著先進制造、集約用地、高度集成等原則,在保障客戶產品的組裝一致性和質量穩定性的同時,實現了過程參數的可存儲性與信息的可追溯性。
珞石提供的汽車空調電檢系統、產線制造執行系統(MES)與客戶倉儲管理系統(WMS)、物流碼垛調度系統等實現了全面交互,推動了生產流程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也為產品質量提供了全面保障。
還有斯坦德機器人100%激光SLAM導航AMR柔性總裝保交付……
可以看到,機器人給予了汽車制造無窮的自動化能量。最后,我們也希望,中國汽車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創新和驚喜,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