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行情
2024年3月中國大陸主板出貨量:各品牌廠商漲幅明顯
近日,博板堂整理出各個主板品牌廠商2024年3月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出貨數據,顯示相比今年1月環比增長了82%左右,相比2023年3月同比增長11%左右。據了解,3月份整體出貨任務達成相對理想,各個品牌出貨數字都較高,環比出貨量上漲幅度都比較大。
以主板品牌廠商個體來看,前八名分別為華碩、技嘉、微星、七彩虹、銘瑄、昂達、圣旗和映泰,出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特別是排在前幾名的廠商,出貨量環比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排名方面基本沒有變化,映泰重新回到了第八名,而上個月第七名的梅捷,位置被圣旗所取代。
華碩依然是第一名,環比漲幅也大,與第二名之間有著較大的差距,領先優勢非常明顯;第二名是技嘉,與頭名之間的差距拉大,但也將后一名甩得更遠了;第三名是微星,與第四名之間的差距仍然較小,戰況膠著;四名是七彩虹,環比漲幅與微星接近,兩者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小;第五名的銘瑄位置較為穩固,估計未來一段時間也不會有太大變化;雖然昂達仍守在第六名,但是環比漲幅明顯,出貨量是上個月的數倍;圣旗取代梅捷排在第七名;映泰時隔一個月重新回到了第八名,出貨量與圣旗之間差距很小。
相比于去年同期,今年的出貨量漲幅較為明顯,3月上半月比起下半月的表現更為突出。目前已進入第二季度,各個主板品牌廠商對線下銷售的預期普遍不高,特別是4月份,甚至會有一些艱難。
行業動態
中國團隊在氧化鎵領域獲重要突破
近日,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楊偉鋒教授團隊在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鎵(β-Ga2O3)外延生長技術和日盲光電探測器制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β-Ga2O3異質外延薄膜的大面積生長和高性能的器件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β-Ga2O3材料因其本征日盲光吸收(254nm),簡單二元組成,帶隙可調,制備工藝簡單等優勢在日盲光電探測器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在β-Ga2O3薄膜生長方面,研究團隊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MBE)實現了高質量、低缺陷密度的外延薄膜生長。并通過改變反應物前驅體和精密控制生長參數,成功實現了β-Ga2O3外延薄膜的均勻生長和優良的晶體質量,有力地推動了β-Ga2O3薄膜的高質量異質外延的發展。同時,研究團隊還通過對MBE外延生長過程中的β-Ga2O3薄膜生長機制進行詳細探究,揭示了其成核、生長的差異性,并建立了相對應的外延生長機理模型圖。
在β-Ga2O3日盲光電探測器制備方面,研究團隊基于II型能帶結構制備的CuCrO2/β-Ga2O3p-n異質結型的自供電日盲光電探測器具有6.5pA的低暗電流、5.7×104的高光暗電流比、50mA/W的高響應度、3.7×1012Jones的高探測率和24.6%的高外量子效率,優于大多數報道的基于β-Ga2O3的異質結光電探測器。
另外,研究團隊在MBE異質外延β-Ga2O3生長機制的基礎上,結合半導體光電響應原理,探究了異質外延β-Ga2O3薄膜日盲光電探測器的性能指標。研究團隊利用臭氧作為前驅體所制備的金屬-半導體-金屬結構日盲光電探測器表現出7.5pA的暗電流、1.31×107的光暗電流比、1.31×1015Jones的比檢測率和53A/W的光響應度,表現出相當優異的對日盲紫外光的探測性能。
同時針對外延薄膜光電探測器暗電流大的不足,研究團隊在金半界面處引入了鈍化層改善器件性能:利用AlN/β-Ga2O3界面工程對金半界面處的載流子傳輸進行調控,所制備的金屬-絕緣體-半導體-絕緣體-金屬(MISIM)結構的日盲光電探測器實現了響應度和響應速度的同時優化。具有3nmAlN層的光電器件表現出482A/W的響應度、2.48×1015Jones的比探測率和0.10s的快下降時間。
研究團隊在β-Ga2O3材料和器件的研究進展為超寬禁帶半導體在日盲深紫外探測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提供了技術參考,推動超寬禁帶半導體基光電子技術的創新發展,為構建低噪聲、高光響應的光電子器件開拓了研究途徑。
工信部:我國AI企業已超4500家
4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經超過4500家。
陶青表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企業數量已經超過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智能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建設,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
陶青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和《政府工作報告》任務要求,充分發揮我國工業體系完整、產業規模龐大、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場景應用為牽引,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高水平賦能工業制造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公布,三安半導體產業基地等上榜
湖南省發改委公布2024年省重點建設項目、省重點前期工作項目名單。今年,全省鋪排省重點建設項目390個,總投資2.3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15億元。
今年390個省重點建設項目中,電子信息類項目17個,包括湖南三安半導體產業基地、益陽信維多層陶瓷電容器項目、株洲中車中低壓功率器件項目、婁底半導體顯示新材料產業基地、瀏陽華實半導體新材料研發及測試生產基地、錦絡電子年產50億只鉭電容和5000億只電感生產線項目等。
科技創新類項目18個,包括2024年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湖南)等。
鎧俠再次尋求IPO,最快10月在東京上市
自2021年開始,西部數據和鎧俠(Kioxia)就NAND閃存生產業務合并斷斷續續地進行談判,以打造全球最大的NAND閃存制造商。不過在雙方即將敲定最終計劃之際,遭到了鎧俠重要的間接股東SK海力士的強烈反對,讓西部數據選擇中止談判。隨后西部數據宣布未來將分拆為兩家獨立上市公司,分別專注于機械硬盤和NAND閃存業務,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執行。
據DigiTimes報道,由于過去一年多存儲器市場低迷,嚴重影響了鎧俠的業務發展和營收表現,預計2023財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將再次陷入虧損,這將是其連續第二年出現虧損。鎧俠糟糕的財務狀況將違反其向銀行財團借款時的條款,為了穩固財政,提出以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方式公開增資,最快于2024年10月在東京證交所上市。
其實早在2020年,鎧俠就有意在當年秋天進行IPO,不過因新冠病毒擴散、市場不確定性以及中美貿易爭端等原因,最后無限期推遲了。到了2021年,雖然市場傳出美光和西部數據都有意收購鎧俠,但其管理層仍更傾向于在當年夏天尋求上市,而不是與海外潛在買家進行交易。隨著與西部數據談判的深入,打算改為在美國和日本兩地上市,沒想到最后又遇到了挫折,上市計劃再次擱淺。
目前,鎧俠的多數股權是由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牽頭的投資者集團持有,傳聞已經向交易銀行傳達了力爭IPO的想法。
ASML:沒理由不為已出售給中國客戶的設備提供服務
美國和荷蘭政府正就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ASML為中國客戶提供服務的問題進行談判,ASML執行長PeterWennink周三(17日)表示,沒理由不為已經出售給中國客戶的設備提供服務。
美國政府正試圖說服荷蘭等盟友,要提高中國自行制造先進芯片的難度。美國和荷蘭政府正進行有關談判,討論限制ASML為中國客戶在銷售禁令生效前采購的半導體設備提供維護等服務。
Wennink周二說:“兩國政府之間已經進行了討論......當然,我們也有提建議。我認為,有一些事情需要政府討論,這是所謂國安利益的一環。”不過,Wennink也直言,沒理由不為已經出售給中國客戶的設備提供服務。
ASML財務長RogerDassen則表示,在該公司未完成的訂單中,中國客戶訂單的比率大概是20%。他還說,中國芯片制造商正在擴大成熟制程芯片生產。
“中國的需求強勁,因為他們的產能正在增加,”Dassen說,多年后中國占全球市場的比重會更高,自給自足能力會增強。
特斯拉多頭喊話馬斯克
BaronFocusedGrowthFund經理人、特斯拉大多頭之一的DavidBaron警告馬斯克:放棄低成本電動車后果自負。這家電動車制造商展望目前備受華爾街質疑,市值一度跌破5,000億美元,此前有先消息說該公司可能會放棄推出平價電動車,轉而聚焦自駕計程車(robotaxi)。
盡管這與Baron基本預測相去甚遠,而且馬斯克也否認上述消息,但這位基金經理警告,如果特斯拉計劃出現任何逆轉,在沒有新的成長來源情況下,該股展望恐怕黯淡無光。Baron預估,隨時間推移,特斯拉股價將漲至每股1,200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漲逾680%。
Baron指出,這樣高的目標價是基于平價電動車“Model2”的推出,而這款車型能加速特斯拉營運成長,倘若這項計劃喊停,投資理論將會改變。他的這番話凸顯寄望特斯拉推出平價車款投資人日益嚴重的不安感。
與此同時,德銀同日將特斯拉股票評下調至“持有”(Hold),原因是該公司可能延遲生產Model2的計劃。此前一天,巴克萊分析師表示,特斯拉今年第一季的財報“格外值得期待”,并預估這將成為該股的負面催化劑。
巴克萊分析師DanLevy在給客戶的信中寫道:“這一策略轉向對特斯拉的投資理論來說是完全負面的,因為他給特斯拉未來的道路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使該股的成功取決于看似二元結果的押注。”他認為,Model2并未胎死腹中,只是延后推出,因為特斯拉現在把重點放在自駕計程車上。
特斯拉并未闡述其平價電動車款計劃。盡管馬斯克否認先前報導,但也證實8月會推出自駕計程車的消息。截稿前,特斯拉并未對此置評請求,該股盤中下跌3.76%,每股暫報149.51美元。
Baron的成長型基金將特斯拉列為其第二大持股,截至3月31日,特斯拉占其投資組合的近8%,僅次于馬斯克的SpaceX。特斯拉今年迄今股價下跌4%,相較之下,基準的羅素2500指數下跌0.3%、標普500指數上漲5%。
雖然特斯拉面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Baron仍看好該公司未來展望。Baron的基金已達到配置上限,不能再買進特斯拉股票,但他也不會賣出,至少不會以目前的水準賣出。
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全面解析華為戰略
昨天,在第21屆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了題為《全面智能化之路》的主題演講。
徐直軍表示,華為已經決策,在2024年及未來五年,將強力戰略投資生態的發展,通過生態的發展牽引、促進、帶動終端產業和計算產業的發展。
其中,打造鴻蒙原生應用生態,這是華為2024年最關鍵的事情。
據其介紹,鴻蒙操作系統采取的是一個創新的架構,一開始就基于物聯網操作系統打通了所有的端,然后打通從物聯網終端到移動終端,到家庭終端,也包括筆記本、PC機等,能夠一個操作系統,全面覆蓋。
過去的鴻蒙操作系統更多是在南向適配各種各樣的端設備,但是在北向的應用上還是共享安卓的應用生態。
華為希望通過2024年一年的時間,先在中國市場把智能手機上使用超過99%時間的5000個應用全面遷移到鴻蒙原生操作系統上,真正實現操作系統和應用生態的統一。
同時華為也在推動更多的其它應用,也能遷移到鴻蒙操作系統上,F在5000多個應用里面,有4000多個應用已經明確了遷移計劃,還有不到1000個應用正在溝通中。
徐直軍稱,這個遷移工作量是巨大的,已經得到了整個產業界和應用開發者的廣泛支持。
當華為把這5000個應用以及其它成千上萬的應用都從安卓生態遷移到鴻蒙操作系統上時,鴻蒙操作系統就真正完成了打造,并真正成為除了蘋果iOS和谷歌安卓外的全球第三個移動操作系統。
華為將首先立足中國市場打造鴻蒙操作應用生態,未來逐個國家推廣,逐步推向全球。
芯片制造
三星HBM4計劃:16層堆疊,改用3D封裝
人工智能(AI)、高性能計算(HPC)和PC一直在推動高性能DRAM產品的研發,市場對HBM類DRAM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各大廠商也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目前HBM市場主要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存儲器制造商占有。
昨天,三星發表了一篇采訪文章,受訪對象是三星電子產品規劃辦公室高級副總裁KimKyung-ryun和三星電子HBM的DRAM開發辦公室高級副總裁Jae-YoonYoon,其中介紹了三星在HBM的開發情況。
三星再次重申了HBM4正在開發當中,將于2025年首次亮相。不過三星并沒有公布其HBM4的代號,之前的HBM3和HBM3E的代號分別是“Icebolt”和“Shinebolt”。目前三星提供的最頂級HBM產品是今年2月推出的12層堆疊HBM3E,擁有36GB容量,數據傳輸速率達到了9.8Gbps,提供了高達1280GB/s的帶寬,比起之前的8層堆棧產品均提高了50%,是迄今為止帶寬和容量最高的HBM產品。
據三星介紹,隨著硬件的多功能性變得更加重要,HBM4在設計上也會針對不用的服務應用進行優化,計劃通過統一核心芯片、多樣化封裝和基礎芯片(比如8/12/16層堆疊)來應對。為了解決功耗墻的問題,首個創新將從使用邏輯工藝的基礎芯片開始,隨后是第二個創新,從當前2.5DHBM逐步發展到3DHBM,最后預計會出現第三次創新,比如HBM-PIM,也就是具備計算功能的內存半導體技術,這點之前三星已經有過介紹。
之前還有傳言稱,下一代HBM4在設計會有重大的變化,內存堆棧將采用2048位接口,三星還會引入針對高溫熱特性優化的非導電粘合膜(NCF)組裝技術和混合鍵合(HCB)技術。
晶合集成40nm制程OLED,成功點亮
隨著國內面板廠商的不斷追趕和產能釋放,全球OLED面板市場格局悄然發生變化,整體產業鏈漸漸由韓國等向中國聚集轉移。國內有望于今年成為OLED面板產能供給主要基地。無獨有偶,面板產業加速向國內轉移的同時,上游顯示驅動芯片產業早已掀起國產化浪潮。
3月份,由晶合集成自主研發的40納米高壓工藝代工的OLED顯示驅動芯片首次成功點亮面板。該產品提供設計更小尺寸元件,可集成更多功能器件,實現更快響應速度和更低功耗,技術工藝已達國際主流水平。晶合集成40納米OLED預計于今年第二季度實現小批量量產,將應用于手機終端設備OLED顯示屏。
伴隨OLED在手機市場的比重不斷增加,尤其在智能手機滲透率超過50%,晶合集成深度布局,同步正緊鑼密鼓進行28納米OLED技術工藝開發,規劃于今年底開始小量投片,聯合客戶推出新產品。
無論是40納米還是28納米OLED產品,晶合集成制定了雙重國產化目標。在開發過程中,晶合集成積極主動導入國產設備、原材料以及軟硬件,量產后可極大提高供應鏈國產化比例。同時,晶合集成規劃將在今明兩年內持續拉升OLED產能至約3萬片/月。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