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公司(ASML)因一季度財報不及預期,遭遇市場逆風,并引發美股大跌。
鈦媒體App獲悉,當地時間4月17日,ASML(NASDAQ:ASML/AMS:ASML)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實現凈銷售額53億歐元,環比下降27%;毛利率為51.0%,上季度為51.4%;凈利潤12億歐元(約92.4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40%,低于分析師預期。
ASML公司CEO彼得·溫尼克 (Peter Wennink) 表示:“隨著半導體行業從低迷狀態中持續復蘇,我們對于2024年全年的展望保持不變,預計下半年的業績表現將比上半年強勁。我們將2024年視為‘調整年’,持續對產能提升和技術進步進行投資,為迎接行業的周期拐點做好準備。”
然而,受一季度利潤下降影響,ASML股價大幅走低。在美股夜盤交易時段,ASML一度暴跌超11%。截至4月17日美股收盤,ASML下跌7.09%,報收907.61美元/股,一夜之間市值減少2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33.99億元)。
據悉,ASML在全球芯片供應鏈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在半導體制造行業,DUV(深紫外)光刻機可以用于制造7nm及以上制程的芯片,涵蓋了大部分數字芯片和幾乎所有的模擬芯片,隨著制程向5nm、3nm進化,EUV設備成為未來光刻技術和先進制程的核心。而用于7nm及以下先進芯片制造工藝的光刻機設備中,ASML公司是唯一的供應商。
具體來說,一季度,ASML新增訂單金額為36.11億歐元,其中6.56億歐元為極紫外(EUV)光刻機訂單,同比、環比分別減少1.41億歐元和55.75億歐元。
即將在4月24日退休的溫尼克在預錄制的財報視頻訪談中解釋,新增訂單情況通常不太穩定,應回顧過去六個月的訂單量,即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共有將近130億歐元新增訂單,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財報顯示,第一季度,ASML最核心的光刻機系統銷售收入為39.66億歐元。ASML該季共售出70臺光刻機,其中極紫外(EUV)光刻機數量為11臺,以不足16%的數量占比,帶來46%的光刻機銷售收入。作為參考,ASML上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別售出光刻機100臺和124臺。
分地區看,今年第一季度,ASML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光刻機銷售收入占比由2023年四季度的39%進一步升至49%,同比增幅更是達到41個百分點。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成為第二大市場,營收占比為20%。第三大市場韓國的營收占比為19%,美國、中國臺灣排在其后,營收占比均為6%。
談及中國市場,ASML管理層在昨晚財報電話會上稱,中國市場該季度表現強勁,但光刻機銷售收入環比亦有所下滑,從上季度的約22億歐元降至約19億歐元;中國市場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全球其他市場一季度需求相對較弱,全球半導體市場仍在復蘇進程之中。
“中國的需求很強勁,因為他們正在增加產能。與今天相比,他們的自給自足能力將會提高。“我們相信,中國今天在成熟產能方面的增加是合理的,并且符合……在本世紀后半段的需求。”ASML管理層表示。
ASML管理層支出,“市場正在復蘇,意味著客戶首先會提高它們現有設備的利用率,這正是它們目前正在做的。”
公司認為,當產能利用率回升至一定水平,客戶就會恢復對生產設備的下單。ASML判斷,全球市場需求將在下半年回升,而中國市場的成熟制程需求亦將保持強勁。
展望二季度,ASML預計營收將介于57億至62億歐元之間,毛利率介于50%到51%,預計2024年的凈銷售額將與2023年基本持平。
以上述區間的中值為參考,ASML二季度營收將同比下滑約14%。不過,ASML強調,隨著半導體行業從低迷狀態走向持續復蘇,下半年業績將比上半年強勁,因此公司對全年業績的展望保持不變,即2024年營收將與2023年持平。
溫尼克稱,當前行業的設備利用率在提升,庫存水平也更加正常化,顯然正處于上升周期,2024年有望看到行業復蘇。對于2025年,他認為,新晶圓廠開業、長期需求和行業上升周期將同時出現,因此公司目前正在進行投資,為未來增長做準備。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ASML一季度出現走弱跡象,但整個半導體設備產業來說,銷售總會起伏波動,屬正常現象。
ASML首席財務官羅杰·達森(Roger Dassen)表示,“對于新增訂單量,我認為我們應該整體回顧過去六個月的訂單量,如果把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新增訂單累計來看,有將近 130 億歐元,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相信大家已經發現,新增訂單情況通常不太穩定。2022年投資者日上,我們預測2025年的凈銷售額將在300億到400億歐元。為實現這個目標的中間值,也就是350億歐元,鑒于目前的未交付訂單情況,在接下來的三個季度中,我們如果每季度收到40億歐元以上的新增訂單,即可在2025年初達到凈銷售額目標的中間值。”
達森強調,公司看到,無論是存儲芯片客戶還是邏輯芯片客戶,對ASML設備的利用率都在進一步提高。同時,下游庫存正在得到很好的控制,并正在下降到正常水平。這與公司預期非常吻合,即2024 年行業將出現復蘇,以及正在為 2025 年的強勁增長做準備。這意味著要建設產能,為產量的提升做好準備。
然而,最近ASML CTO馬丁·范登布林克(Martin van den Brink)一段公開關于中國光刻技術的發言,引發關注。
范登布林克對 MIT Technology Review 坦言,盡管中國的國產光刻技術會取得進步,但中國不會出現ASML的競爭者,也不會達到ASML這種高精尖技術程度。
“即使是上一代的平版印刷技術也有差距。SMEE正在制造DUV機器,或者至少聲稱他們可以,但要達到ASML系列機器的復雜程度,包括低NA、高NA和超NA,則是另一回事,我覺得很舒服,他們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復制這些。”范登布林克的這篇對話中提到。
Martin van den Brink(來源:ASML)
未來兩年,全球各大晶圓廠將擴充產能,對于設備的需求也在加大。
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顯示,2022年至2024年期間,全球半導體產業計劃將有82座新設施投產,其中2023年、2024分別有11座及42座投產,涵蓋4吋(100mm)到12吋(300mm)晶圓的生產線。預計到2027年,全球將投入高達1370億美元建晶圓廠、買設備等。
近期,美國政府“撒幣”補貼超過300億美元希望英特爾、臺積電、三星等企業在美擴產。SEMI提到,2024年,在新能源車、AI 等領域推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長有望超過10%,市場規模將接近6000億美元。據預測,2030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有望突破1萬億美元。
ASML預計,預計到2025年之后,公司將把產能擴大到年產90臺低數值孔徑EUV,600臺DUV,以及(中期達到)20臺高數值孔徑EUV。
“我們認為半導體行業的未來可期,仍有很大需求,所以我們在努力擴大產能。”Roger Dassen表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