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6日上午,邁赫股份(301199)、豐立智能(301368)、中亞股份(300512)、中威電子(300270)、東杰智能(300486)等多股漲停,機器人、巨能股份、本川智能(300964)、江蘇北人等漲超12%。
消息面上,人形機器人方面,特斯拉近日通過其社交媒體賬號分享了一段最新視頻,展示其正在研發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流暢步行能力。視頻展示了該機器人在測試場地內行走,并配有詼諧的標題“完成每日步數目標”。相比幾周前發布的視頻,此次展示的擎天巨臂似乎是更新或更加完善的版本,其在行走過程中步伐更穩健,動作也更加流暢。
緊隨OpenAI步伐,貝索斯、英偉達也在為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提供高額融資。彭博社近日報道,知情人士稱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英偉達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為 Figure 提供資金支持,這是為了尋找 AI 的新應用領域而展開的競爭的一部分。
知情人士稱,貝索斯通過自己名下公司 Explore Investments LLC 投資了 1 億美元(約 7.2 億元人民幣),英偉達和亞馬遜關聯基金各提供了 5000 萬美元(約 3.6 億元人民幣)。
當前,Figure AI 正在進行一輪約為 6.75 億美元的融資,估值約為 20 億美元(當前約 144 億元人民幣)。不僅如此,英特爾公司的風險投資部門投入了 2500 萬美元,LG Innotek 提供了 850 萬美元,三星的投資集團承諾投資 500 萬美元。
工業機器人方面,2月2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研究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問題。
會議指出,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一方面,要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另一方面,鼓勵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此外,會議提出必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華安證券研報表示:本次會議強調設備更新的重點之一在于大規模技術改造,而綠色、高端、智能和安全是未來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重點,因此,未來用能產品設備的節能降碳潛力較大,是機械板塊未來技改和更新的重要方向;生產設備的產能的更新周期往往受到設備更新和資本開支的驅動。因此建議關注機床、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智能物流設備等充分受益智能制造發展的行業方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所長朱敏表示,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有助于加快智能制造的大規模推廣,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智能產品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增長空間。
東莞證券研報分析,從工業機器人角度來看:隨著經濟企穩,消費場景增加,下游制造業景氣度回升,拉動自動化生產設備需求。此次會議后自動化生產轉型進程將提速,工業機器人及產業鏈中細分領域需求將增加,助力產業鏈加速發展。
中國制造業面臨三大挑戰:產業升級、失業、以及來自美國和印度的競爭。在轉型過程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是一個關鍵變量。未來,能源轉型將是工業機器人最主要的增長點。中國在新能源產業鏈的壟斷優勢預期會持續擴大。由于機器和算法代替了大量人工,需要人動手操作的部分將越來越少。假如勞動力成本的因素不再重要,那么在哪里組裝就無關緊要。企業自然就會選擇市場規模大、營商環境良好、基礎設施完備的發達國家。美國的比較優勢在上升。印度盡管基建相對落后、勞動力市場僵化,但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口和最快的經濟增長前景,對中國制造的替代性在增強。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