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泰瑞達發言人周一表示,在美國出口法規導致供應鏈中斷后,半導體測試設備供應商泰瑞達去年將價值約 10 億美元的制造業從中國撤出。(Teradyne,a supplier of semiconductor testing equipment, pulled manufacturing worth about $1 billion out of China last year, a Teradyne spokesperson said on Monday, after U.S. export regulations led to supply chain disruptions.)
報道指出,蘇州的一家工廠是該公司半導體測試設備的主要制造基地,并將其分包給偉創力。
在美國于 2022 年 10 月發布限制向馬薩諸塞州半導體制造設施出口的規定后,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的泰瑞達將其生產轉移出去。
近年來,隨著中美科技戰的加劇以及監管機構限制芯片制造等敏感技術的貿易,許多美國公司一直在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周二公布財報的泰瑞達在其 2022 年年度報告中警告投資者 10 月份法規的潛在影響,并于 2023 年 10 月表示,這些限制影響了泰瑞達對中國某些公司的銷售及其制造和開發業務。
周五,泰瑞達全球合規與道德總監布萊恩·阿梅羅(Brian Amero)在一次虛擬出口會議上談到了撤出中國的情況。
阿梅羅在馬薩諸塞州出口中心的年度出口博覽會上表示:“我們在中國進行制造,因此我們必須獲得緊急授權才能繼續進行這項活動。” “我們認為這樣做風險太大,因此我們將制造業務遷出中國,而且花費不菲。”
Amero表示,盡管獲得了授權,一些供應商仍不會向該公司發貨,從而導致供應鏈中斷。該公司報告稱,它最終獲得了減輕法規影響的許可,并且當美國于 2023 年 10 月更新規則時,它為晶圓制造后使用的測試設備制定了例外規定。
阿梅羅在題為“中國平衡法案:遵守出口管制的同時保持理智”的會議上表示,“這仍然是一個首要問題”。
他說,雖然泰瑞達并不是這些規則的“直接目標”,但該公司“受到了這些規則的重大影響。我們看到這體現在市場份額上。”
阿梅羅沒有提供具體數字。但截至 10 月 1 日的三個月中,中國市場占營收的 12%,而去年同期該比例為 16%。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