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1月21日報道稱,美國國會已禁止美國國防部采購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在內的六家中國企業生產的電池,這項規定將于2027年10月起生效,是美國去年年底通過的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一部分。
這也意味著,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六家中資企業所生產的電池將無法進入美國國防部的采購名單。受此消息影響,1月22日早盤,寧德時代一度下跌近3%,對于此次禁令,中資電池廠商將如何應對?
打壓中資企業,意欲何為?
根據上述法案的規定,寧德時代、比亞迪、遠景能源、億緯鋰能、國軒高科和海辰儲能等六家公司出現在該名單中。彭博社稱,在全球十大電池供應商中,只有3家不是中國企業。而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制造中發揮的作用正引起美國政客的關注。
有市場人士對此回應稱,美國防部禁止采購六家中資企業電池,對美國防部自身的采購和供應鏈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具體的影響程度取決于這六家中資企業在美國防部供應鏈中的地位、美國防部對其他供應商的依賴程度以及是否有替代供應商等因素。
美國國會此舉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禁止國防部采購中國電池,目的是妄圖借國防安全的名義在一些敏感技術領域打壓中國。但是實際上這對它自己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因為中國在相關領域處于領先,而美國需要這些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和馬爾科·盧比奧曾致信國防部長奧斯汀,聲稱使用中國企業制造的電池會增加“安全風險”。隨后的2023年底,寧德時代就被指控供應給美國最大的電力公司之一的杜克能源的電池產品存在安全威脅。該公司去年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勒瓊營提供了儲能電池系統。
杜克能源在聲明中強調,在勒瓊營安裝的儲能電池系統已考慮到了安全問題,沒有以任何方式連接到勒瓊營的網絡或其他系統。
寧德時代在官網發表聲明稱:“關于公司電池構成安全威脅的指控是虛假且具有誤導性的。”寧德時代也強硬回應,其產品通過了美國當局和企業的嚴格安全審查,銷往美國的儲能產品不配備控制產品的通信接口,且不具備收集、傳輸或發送數據的能力。同時,由于是集成商管理與電網的連接,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無法與電網直接交互。
寧德時代:加大海外布局力度!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新聞并非近期事件,是舊有新聞的再宣傳;此外,NDAA主要目的是保護美國國防安全,因此只是針對軍用采購進行限制,并非針對特定公司,且普通商業采購不受影響,法案整體市場影響極為有限。也就是說,這項禁令并不適用于商業采購,因此,特斯拉公司的部分電池仍可繼續從比亞迪采購;而美國福特公司仍可從寧德時代獲得技術許可,在密歇根州生產電動汽車電池。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近期在2024達沃斯論壇時透露,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建立了一種很好的合作方式,寧德時代采用技術授權的服務模式,幫助福特汽車建造自己的電池工廠。曾毓群稱:“我們還將為歐洲、美國的許多汽車生產商甚至電池制造商提供類似的服務模式,幫助它們迅速啟動電池生產基地并成為全球一流的工廠,以應對氣候變化,這是我們的目標。”
對于海外市場布局,在2023年9月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寧德時代董秘蔣理曾介紹到:“從2018年我們就正式開始在歐洲和海外競爭對手展開歐洲以及北美車企的定點合同爭奪。在2018年到2020年的工作非常有成效,從2021年,我們開始大規模出貨給歐洲的主流車廠和造車新勢力,反映在財報數據上,就是我們海外市占率在大幅度提升。”
此外,蔣理還透露,“在2026年到2030年的這一輪長期訂單爭奪中,我們很自信地告訴大家,寧德時代會有極大的份額在海外。因為這個還在進展過程中,也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情況。”
盡管早盤一度下跌近3%,寧德時代方面對該消息的沉默態度,也讓市場反應過來,一掃早盤陰霾,強勢翻紅。寧德時代翻紅,盤中一度漲超3%,截至發稿,上漲2.28%。
股價一同翻紅的還有比亞迪。據了解,比亞迪在美國的電池業務主要集中在儲能系統和電動巴士領域。這些儲能產品通過有效地儲存和分配電力,幫助客戶優化能源使用,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可靠性。
中國電池產業鏈發展至今已具備完善的知識產權和完整的產業鏈,產業規模位居全球前列,美國政客以打壓的方式對待中資企業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