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多行業積極開展5G工廠實踐且價值顯現,5G工廠推進5G由‘外圍’‘量’的應用走向‘核心’‘質’的創新。”2023年12月21日,在“2024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5G工廠創新發展分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
在政產學研各方協同努力下,如今我國已經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道路,形成了“中央舉旗定向、政府規劃引導、地方務實推動、產業聯動發展”的中國模式,構建了“鞏固、提升、創新相并行”的中國方案,打造了“5G+工業互聯網”、5G工廠等中國品牌,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元。其中,5G工廠的“進階”之路尤其值得我們來總結提煉。
頂層設計加速5G工廠結出碩果
2022年9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寧波組織召開2022年“5G+工業互聯網”現場工作會,正式發布《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明確了5G全連接工廠建設的總體要求、建設內容和建設路徑,得到國內外企業的廣泛關注。
2023年11月,工信部正式發布《2023年5G工廠名錄》,名錄基于5G工廠庫,經專家遴選,收納了300個已建設完成的5G工廠,涉及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覆蓋制造業、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多個國民經濟門類,涵蓋25個國民經濟大類。
同時,工信部積極培育5G工廠“種子”項目,推動5G工廠入庫。截止2023年12月,收集全國5G工廠項目2081項,覆蓋了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集中在制造業、采礦業、電力、港口等行業。
如今,5G工廠建設結出累累碩果,價值成效顯現——工廠通過5G實現海量數據采集、高質量視頻傳輸、精準物流定位、遠程設備操控,有效促進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在制造業,截止2023年12月,完成制造業5G工廠“種子”項目1692個。納入《2023年5G工廠名錄》項目247個,包含通用設備制造、電子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制造、鋼鐵、化工、汽車、石油、建材等18類制造行業。已在離散、流程、混合行業探索形成5G工廠建設實施方案,5G已由檢測監測、倉儲物流深入至生產制造等場景,已覆蓋工廠生產運營管理全環節。
在采礦業,截止2023年12月,完成采礦業5G工廠“種子”項目127個。納入《2023年5G工廠名錄》項目19個,包含煤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等4類采礦行業。已在露天礦和井工礦均形成5G礦山綜合建設方案,已覆蓋生產設備遠程操控、現場實時監測、廠區智能物流、全域能效管控等重要環節。
在電力行業,截止2023年12月,完成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5G工廠“種子”項目127個。納入《2023年5G工廠名錄》項目19個,主要包含電力、燃氣等2類。已在電力行業形成5G工廠綜合建設方案,5G已在發電、輸配電等環節進行應用。
在港口行業, 截止2023年12月,完成交通運輸5G工廠“種子”項目56個。納入《2023年5G工廠名錄》項目14個,主要集中在港口行業。已在港口行業形成5G港口綜合建設方案,在港區智能物流、廠區智能理貨、遠程設備操控已成為港口業的普遍應用場景。
5G工廠由“成長階段”走向“成熟階段”
作為5G賦能行業的集大成者,5G全連接工廠規模化發展推動5G在實體經濟中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質量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數字化轉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共贏,可以持續提高應用價值、降低應用成本、優化應用環境。自從2019年我國5G發牌和商用以來,我國已經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5G工廠“進階”之路。
王志勤介紹,首先是5G工廠推進5G由“外圍”“量”的應用走向“核心”“質”的創新。
第一,企業5G網絡建設走向獨立專網模式,獨立專網可以實現用戶頻譜專用、基站專用、核心網專用等;其次,“5G+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走向一體化部署方式,實現了靈活部署、方便快捷和一體高效;第三,5G與工業融合終端走向生產關鍵設,由單獨5G外圍融合終端走向多核心融合終端聯動;第四,“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走向生產控制等核心環節,“5G+工業互聯網”20大典型場景工廠實踐均超過50%。
其次是,5G工廠將由“成長階段”走向“成熟階段”。成長階段的特征是5G工廠建設內容與各行業進行適配、進一步探索建設、生產、管理、運維的新模式。成熟階段的特征是形成各行業成熟的5G工廠建設實施方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
以評促建開展5G工廠認證工作
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5G工廠建設發展,中國信通院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特地制定了5G工廠分項評價方法,對5G工廠的建設內容和26項關鍵能力進行評價。
王志勤介紹,關鍵能力類別中基礎設施建設環節占比25%,具體要求為: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符合關鍵能力要求,其中5G網絡覆蓋率不低于99%為五顆星,5G網絡覆蓋率不低于95%為四顆星,5G網絡覆蓋率不低于90%為三顆星。
廠區現場升級環節占比25%,具體要求為:廠區現場升級符合關鍵能力要求,除特殊情況外,裝備聯網率應達到100%、關鍵裝備的聯網率應達到100%、連接到5G網絡的關鍵裝備聯網率不低于80%, 無線設備5G網絡聯網率應達到100%, 生產服務已充分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這種情況為五顆星;
廠區現場升級符合關鍵能力要求,除特殊情況外,裝備聯網率不低于85%、關鍵裝備的聯網率不低于90%、連接到5G網絡的關鍵裝備聯網率不低于70%,無線設備5G網絡聯網率不低于85%,生產服務已較好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這種情況為四顆星;
廠區現場升級符合關鍵能力要求,除特殊情況外,裝備聯網率不低于60%、關鍵裝備的聯網率不低于80%、連接到5G網絡的關鍵裝備聯網率不低于60%,無線設備5G網絡聯網率不低于60%,生產服務僅簡單地使用人工智能技,這種情況為三顆星。
接下來,還有關鍵環節應用環節占比30%,網絡安全防護環節占比10%,建設價值環節占比10%。
5G工廠總體評價星數為基礎設施建設得星數*25%+廠區現場升級得星數*25%+關鍵環節應用得星數*30%+網絡安全防護得星數*10%+建設價值得星數*10%。5G工廠認證僅針對“已建設完成”的項目開展。
最后,王志勤表示,面對復雜嚴峻國際形式,全球經濟復蘇、綠色低碳等新要求,面對國內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新型工業化等建設要求,我們要多措并舉加快建設5G工廠中國品牌。
工信部將制定5G工廠行業標準;完善5G工廠庫,按年度發布《5G工廠名錄》;依托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遴選5G工廠標桿,形成5G工廠案例集;建立5G全連接工廠建設情況動態監測機制,將建設情況納入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評價。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和5G全連接工廠藍海計劃將研究并發布5G工廠發展報告、進一步探索5G工廠演進升級路徑,包括組織編制各行業5G工廠建設指南,研制5G工廠相關技術標準,健全和完善標準體系,提升指南和標準應用水平;挖掘5G工廠“種子”項目,加快推進5G工廠認證;從技術、產品、人才等多個維度強化產業供給,為5G工廠建設提供全面的支撐能力;聯合產業各方加快5G工廠生態建設,積極探索協同建設與創新發展模式;加強對典型做法、成功經驗的總結和宣傳推廣,分行業、多頻次組織開展實地培訓與經驗交流。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