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中國從荷蘭進口的關鍵芯片制造光刻系統價值猛增1050%,這表明國內半導體公司尚未因美國收緊出口規則而被切斷接收某些設備訂單。
上個月,中國進口了16套荷蘭投影系統,價值7.627億美元,同比增長10倍。相比之下,10 月份從該國進口了 21 套光刻系統,價值 6.725 億美元。每臺平均價格相差 46%,這表明中國企業仍在繼續獲得更先進的系統,盡管華盛頓試圖阻止此類努力。
荷蘭是最大的光刻機出口國,用于制造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幾乎所有這些設備都來自一家公司——ASML。
11月份中國總共進口了42套光刻系統,價值8.168億美元。其中 15 個來自日本,日本是行業巨頭佳能和尼康的所在地。上個月,荷蘭和日本幾乎占據了中國此類進口商品的全部支出。
光刻工具是復雜的投影系統,是制造集成電路過程中所需的 10 類設備中最重要的設備。中國在這項技術上被認為落后多年,盡管政府投入巨資,但基本上未能縮小與領先企業的差距。
盡管中國多年來一直在推動技術自力更生的議程,但根據有國家支持的 CanSemi 在 2020 年行業論壇上提供的數據,截至 2021 年,中國晶圓廠使用的光刻系統中只有不到 5% 是在中國制造的。
日本和荷蘭在一月份同意美國的要求后,對芯片制造設備實施了出口管制,影響了對中國的銷售。
進口猛增連續兩個月緊隨美國商務部之后擴大出口管制規則十月瞄準中國。在有關光刻系統的部分,美國廢除了適用于某些深紫外線 (DUV) 工具的“最低限度”規則,該規則設定的標準高于荷蘭政府于 9 月生效的出口規則。
如果非美國公司的任何產品包含至少 25% 的美國原產技術,則最低限度規則將授予華盛頓對任何產品的長臂管轄權。然而,該規則的最新調整基本上使此類技術的比例變得無關緊要。
新規定自上個月起生效,限制荷蘭 ASML 向中國(該公司的第三大地理市場)的少數參與先進半導體制造的晶圓廠運送某些浸入式 DUV 光刻系統,包括其 Twinscan NXT:1980Di。
然而,ASML 首席執行官 Peter Wennink 表示,最新的限制排除了絕大多數中國客戶,這些客戶涉足 28 納米及以上的成熟或傳統半導體制造。
ASML 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對于如何解讀上個月進口增長,分析師看法不一。一些人表示,價格飆升可能是由于在限制措施生效之前匆忙發貨的結果。
“大多數中國晶圓廠仍然可以從 ASML 購買 DUV [系統]。”舊金山半導體研究公司 SemiAnalysis 的首席分析師迪倫·帕特爾 (Dylan Patel) 表示。
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 的技術和地緣政治總監 Jan-Peter Kleinhans 表示:“銷量不會立即下降,因為 2023 年 11 月發貨的設備很可能在 2022 年底或 2023 年初獲得許可證。”
Kleinhans 表示,ASML 在 2023 年中期的交貨時間約為 18 個月,這意味著 2023 年第四季度發貨的設備將在 2022 年第二或第三季度訂購,ASML 會在晚些時候申請出口許可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