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創造差異!在低碳化、數字化趨勢下,如何應對氣候危機,用半導體提升低碳化、數字化能力,以科技實現企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日,全球功率系統和物聯網領域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在深圳舉辦2023大中華區生態創新峰會(OktoberTech?,以下同),這也是OktoberTech?這一英飛凌主辦的全球性年度創新峰會繼新加坡、東京和美國硅谷之后的“收官之作”。

本屆大中華區生態創新峰會主題是“協同創新、全芯前進”,峰會由高峰論壇以及 “能源”、“交通出行”和“物聯網”三大平行分論壇組成。行業專家、客戶、合作伙伴齊聚,解讀低碳化、數字化發展趨勢,探討如何協同產業力量,共同推動行業創新及融合發展。
提升本土應用創新能力
“未來十年是低碳化、數字化‘雙輪驅動’發展的時代。”在高峰論壇上,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電源與傳感系統事業部負責人潘大偉表示,特別是在中國,低碳化和數字化是推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的重要引擎。

英飛凌科技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電源與傳感系統事業部負責人潘大偉發表主題演講
在低碳化方面,以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市場為例,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為330萬輛,預計2030年將達到4600萬輛,與2020年相比實現14倍的增長;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方面,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3630GW,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1000GW,是2022年的3倍。在數字化方面,以ADAS和物聯網為例,2020年具有ADAS功能的汽車全球有大約1.6億輛;而十年后,這個數字將達到5.8億輛;至于每年新增的IoT連接數,2020年大約是63億個,預計2025年會達到190億個。
潘大偉指出,英飛凌能夠持續推動低碳化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主要依賴于自身強大的低碳化能力和數字化能力。尤其是圍繞低碳化能力的建設,英飛凌借助自身在綠色技術和工藝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在第三代半導體關鍵材料領域的全面布局,無論是面對市場火熱的AI、新能源汽車、光伏、數據中心等重要應用提出的需求,還是深入參與中國七大產業方向(5G基建、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特高壓、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高質量發展,都更加游刃有余。
同時,這些也都是第三代半導體的重要應用領域,可以說第三代半導體開辟了“雙碳”新賽道。作為全球功率系統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已在產品布局、產能建設、產品應用等方面全面涵蓋第三代半導體關鍵材料,為迎接寬禁帶半導體市場的快速發展做好準備。
此外,英飛凌通過在消費物聯網、工業物聯網、汽車物聯網領域的業務布局,賦能多行業、多應用市場的數字化轉型。
潘大偉表示,英飛凌能為低碳化和數字化提供核心的半導體技術能力支撐,在大中華區將通過“融合”創新生態持續推動低碳化和數字化,以低碳綠色驅動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引領低碳綠色發展,融合產、學、研、用各方生態圈力量,與合作伙伴協同創新,共創美好未來。
今天,在大中華區,英飛凌已建立了完整而豐富的生態體系,通過系統能力中心、智能應用能力中心、創新應用中心,提升本土應用創新能力,為合作伙伴賦能。系統能力中心聚焦全球資源本地化,將英飛凌在全球的先進技術轉化為更符合本土客戶需求的定制化服務;智能應用能力中心為客戶發掘前瞻應用機會,從而幫助縮短應用開發周期;創新應用中心融合高校、產業鏈上下游各類合作伙伴,為重點客戶提供定制化支持服務。同時,結合眾多的互補性合作伙伴,形成綜合而完善的生態系統,覆蓋多領域應用,如儲能、服務器、物聯網、電源、機器人等。
與此同時,英飛凌不僅注重科技創新和業務發展,也十分看重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英飛凌大中華區大學計劃”自2003年啟動,迄今已有20年。通過與國內高校的密切合作,英飛凌將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帶入中國,從而培養汽車電子、電力電子等半導體領域的本土人才,并助力國內高校提升研發條件和科研實力。
該項目已與中國100多所知名高校密切合作,目前已覆蓋超過3000多名學生,助力本土人才培養和產業升級。
搶占全球30%碳化硅市場份額
第三代半導體是實現低碳化、數字化的重要技術,無論是碳化硅(SiC)還是氮化鎵(GaN)的應用,正在進入一個拐點,必將有力支撐當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英飛凌正在持續引領和推動第三代半導體在產品布局、產能建設和產品應用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為加速綠色低碳化和數字化轉型注入澎湃動能。
在SiC領域,英飛凌進行了積極布局。英飛凌目前已經擁有超過5家合格的SiC晶圓和晶錠供應商,增強了自身的供應鏈韌性。2018年,英飛凌收購了初創公司Siltectra,通過冷切割技術,大幅減少SiC晶圓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損耗,來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才外,英飛凌率先采用了優異的溝槽工藝,較平面式技術擁有更好的性能。在封裝方案組合方面,英飛凌擁有一流的內部封裝解決方案,全新的.XT技術,能夠實現更高功率密度。
“英飛凌在SiC領域有著深刻的系統理解能力以及幾十年的豐富經驗和深厚的技術積淀,可以為客戶提供極為廣泛的產品組合,其中包括現成產品加定制化方案。”潘大偉透露,預計到2030年末,英飛凌在全球碳化硅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將達到30%,成為碳化硅領域的領導力量。
在氮化鎵領域,英飛凌近期也邁進了一大步。10月底,英飛凌正式宣布完成對GaN Systems的收購,實現了強強聯合。英飛凌和GaN Systems在知識產權、對應用的深刻理解和成熟的客戶項目規劃方面優勢互補,可使英飛凌應對各種快速增長的應用需求;趦灝惖难邪l資源、對應用的理解和正在籌備中的客戶合作項目,對GaN Systems 的收購將大大推進英飛凌的GaN技術路線圖。通過全面掌握無論是硅、碳化硅還是氮化鎵的相關技術,進一步加強了英飛凌在功率系統領域的領導地位。潘大偉表示,此次成功收購與英飛凌推進低碳化和數字化的愿景和戰略相一致,完成收購后,將進一步鞏固英飛凌作為全球功率系統領導企業的地位,同時意味著英飛凌向成為領先的氮化鎵龍頭企業邁出重要一步。
進行協同創新,為客戶和合作伙伴賦能
依托龐大的全球資源,英飛凌也在持續為客戶賦能。例如,英飛凌與全球科技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密切合作,建立了多元豐富的創新生態體系。據潘大偉透露,英飛凌每年將營收的約13%投入研發,在全球擁有59個研發中心,遍布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致力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平臺以及新制造技術的開發。英飛凌目前擁有31250項專利,從中不難看出英飛凌強大的創新實力和長期的市場競爭力。
英飛凌除了提升自身的開發能力之外,也在持續打造本土生態圈,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開發創新,為系統解決方案賦能。以雷達產品為例,英飛凌就已經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開發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
座艙監控系統(ICMS):可檢測車內留守兒童和動物的微小運動和生命體征,并發出警報。此外,該解決方案還能實現占位監測和入侵提醒檢測,為座艙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睡眠呼吸監測系統解決方案:采用全套英飛凌芯片,包括了毫米波雷達+MCU+WiFi/Bluetooth+安全芯片,并利用清雷科技自身的雷達層析掃描技術,打造了睡眠呼吸監測系統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能夠以非接觸且不侵犯隱私的方式,高精度地檢測呼吸、心跳等生命體征數據,并通過云端AI算法分析處理,提供相關疾病診斷依據和睡眠質量評估等服務。目前,該解決方案已經被引入了60多家頂級醫院,入選多個政府部門的推薦目錄,并應用于國內300多家養老機構。
TimeVary智能安防融合終端:采用 24GHz雷達攝像頭一體化設計,可以實時感知周界環境的動態變化,主動探測跟蹤進入防區的目標,因此廣泛應用于高鐵、機場、港口等領域。
助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此次英飛凌大中華區生態創新峰會的展區,設立了“能源”、“交通出行”、“物聯網”專區,綜合展示了33組來自英飛凌自有及與合作伙伴協作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英飛凌綠色能源屋”首次通過線上3D交互體驗的方式,綜合展示了熱泵、移動快充等綠色能源應用。在互動展區,觀眾入場時可體驗英飛凌人員追蹤與存在檢測傳感器,還有實時監控場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英飛凌PAS CO2傳感器、智能座艙等,同時也展出了IGBT 7在驅動、不間斷電源和太陽能領域的應用以及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氫燃料電池的應用。

在峰會期間,“能源”、“交通出行”和“物聯網”三大平行分論壇圍繞英飛凌三大業務增長領域,分享了與生態伙伴在多領域的應用實踐及創新成果。能源論壇從零碳、低碳應用角度,介紹了英飛凌相關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的應用。交通出行論壇涵蓋“綠色、安全、智慧的交通出行”三個篇章,結合客戶實踐分享英飛凌多場景應用。物聯網論壇覆蓋“云”、“管”、“端” 生態合作伙伴及客戶,結合沉浸式體驗(英飛凌在無人機、機器狗等終端上的應用等),聚焦工業物聯網、醫療與健康、城市與家居物聯的應用實踐。
未來,英飛凌將在低碳化及數字化上持續投入,依托全球優勢資源,凝聚更多本土力量,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產、學、研、用的“融合”創新生態,持續創新具有全球服務能力、增加客戶價值的本土生態圈,為加速步入低碳化、數字化時代做好核心技術支撐,用科技助力可持續的社會發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