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揭秘協作機器人在新能源全產業鏈的應用
根據高工機器人調研,2023年開始有部分頭部新能源廠商開始大批量導入協作機器人,安全靈活、易于使用的協作機器人,能夠快速滿足新能源產線切換的需求且部署周期短、投入成本低,并縮短單工位自動化升級的投資回報周期,尤其適用于電池生產中后段工藝的半自動線和試制線,在檢測、涂膠、貼標、焊接、上下料、鎖付等工序中都有大量應用機會。
以艾利特機器人為代表的協作機器人企業,已公開透露獲得了新能源全產業鏈的訂單。
TOP2十年上市路:機器人企業們的進攻、退守、跳躍
十年前,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僅為3.68萬臺。彼時的國產機器人廠家與“四大家族”相比,不管是產品、技術還是規模都可以用“望塵莫及”來形容。而彼時已經成功上市的機器人產業鏈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2013年,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眾多機器人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機器人賽道先后成立。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國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已成為投資人押注硬科技的細分領域首選之一。
TOP3光伏組件與電池片環節的智造新機遇
“除了掌握核心技術外,行業的競爭點就在這了——成本。拼成本是每家光伏組件企業競爭與存活的關鍵命題。在成本管控上,每家都有自己的方式。我們認為,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手段達到極致效率,是關鍵中的關鍵”。
近期,在由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高工移動機器人帶隊的為期一周的光伏產業上下游智能制造情況調研活動中,一位頭部組件廠商智能制造板塊負責人對高工移動機器人表達了上述觀點。
TOP4風雨十年,哪些企業從初露頭角走向鋒芒畢露?
2013年,高工機器人成立,同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23年,高工機器人成立十周年,中國機器人產業也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十年征程。
十年間,滄海桑田,國產企業的出現填補了機器人產業鏈國產化的空白,行業發展也助力著國產企業的壯大。
本篇文章,高工機器人整理了2013年與高工機器人同時間成立的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從行業發展和企業發展的角度抽絲剝繭,捕捉時間在高工共生企業發展史中留下的痕跡。
TOP5精密齒輪巨頭將登陸主板,擬建年產7.2萬套新結構減速器項目
11月7日,浙江夏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夏廈精密”)將開啟新股申購,預計11月內將登陸深交所主板。
公開資料顯示,夏廈精密是一家以研發、生產和銷售小模數齒輪及相關產品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電動工具齒輪、汽車齒輪、減速機及其配件、智能家居齒輪和安防齒輪等。其中,減速機配件主要指減速機中的核心部件精密齒輪。其主要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電動工具、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智能家居、醫療器械、安防等領域。
10月12日,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同意湘潭永達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IPO。目前,永達股份的審核狀態已變更為“注冊生效”。這意味著,永達股份的上市進程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截止10月31日,多家機器人產業鏈上市企業發布2023年三季度業績報告。
10月30日,工業智能計算機提供商中科時代(深圳)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公布,已于數月前連續完成總計3億元A輪及A+融資。
10月30日,零售機器人研發商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數千萬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消費賽道頭部基金天圖投資領投,地方產業基金及老股東獵豹移動跟投。
10月30日,“卓視智通”已完成數千萬元Pre-B+輪融資,由中交資本、騰飛資本聯合投資。所融資金將主要用于市場拓展、AI大模型等技術研發、AI訓練平臺建設,以及智能制造生產基地的升級擴容。
10月30日,合肥市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培育企業合肥腦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于加強3D打印在線仿真技術研發,加速產品矩陣的擴充、市場渠道拓展以及團隊建設等。
10月30日,“麗天智能”宣布完成了由元璟資本投資的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此次A+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光伏電站機器人的產品研發、團隊擴充及全球市場的布局。
11月3日,思靈機器人官方宣布完成對德國協作機器人公司FrankaEmika的收購。此前,慕尼黑地方法院于2023年8月25日下令對FrankaEmika進行初步破產管理。目前思靈機器人對FrankaEmika的收購已被FrankaEmika的債權人委員會批準,交易雙方均表示對具體條款保密。
11月2日,禾川科技發布公告,博世擬入股公司,博世中國在未來12個月內擬成為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同時,禾川科技擬與羅伯特博世、博世中國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樂達博川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擬主要從事研發、生產、提供自動化和電氣化解決方案和相關產品和服務。
2
市場經緯
10月9日,中重科技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10,000萬元人民幣,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中重智能(天津)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重智能”)。公告顯示,中重智能的經營范圍(暫定)為: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制造;智能機器人的研發;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智能儀器儀表制造;工業機器人制造;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銷售;智能機器人銷售等。
11月2日,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實施人形機器人創新工程,圍繞專用軟件、核心部組件、整機及應用示范等重點任務加大投入。發揮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帶動作用,引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積極參與。用好國家產融合作平臺,支持領軍企業上市融資,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組織人形機器人大賽、展會等活動,激發各界創新活力。
10月31日,美團通過旗下企業入股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銀河通用),擴大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銀河通用機器人成立于今年5月,是一家專注于具身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雖然暫無落地產品,但其發展規劃十分清晰,聚焦于藥店、商超等零售場景,專注研發雙臂+輪式仿生機器人,預計首批產品在2024年發布,2026年量產。
11月2日,三一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天鋼鐵集團(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長沙簽訂超高強精品鋼簾線整廠智能倉儲物流自動化項目合同,合同總金額超1億元人民幣。
華明裝備在10月30日接受特定對象調研表示,國內公司主要是遵義基地在持續擴產,遵義基地擴產完成以后國內基本上不會再做擴產,未來產能主要以海外為主,從產能角度還有彈性,通過增加排班等方式可以完成。土耳其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的重點布局區域,會從土耳其開始輻射歐洲市場。
11月2日,大華股份與北京金水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實景數字孿生在水利行業的深入應用。
11月1日,伯朗特發布公告,截至2023年10月,BORUNTE機器人累計銷售數量達50,232臺。
3
產品前哨
10月24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汽車科技日上發布了旗艦車型、飛行汽車、人形機器人等產品。
10月31日,GeckoRobotics正式發布Cantilever產品。該解決方案能夠將Gecko各種機器人、固定傳感器和合作伙伴系統的數據集成到一個軟件平臺中,從而實現對資產健康狀況的深入分析和決策。
11月2日,億嘉和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建立并發布一種基于多模態超融合技術的大模型YJH-LM。YJH-LM可用于執行語音交互、圖像識別、任務生成等任務,其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機器人應用相結合,幫助公司機器人實現語音控制自主生成任務等多種機器人的自主工作功能,使機器人更加聰明,更加智能地執行任務。
11月2日,穩石機器人推出第五代多模態柔性一體化控制器、第五代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底盤多模態柔性WS-A300BSE(輕載型)和WS-A1200LSE(重載型)、第五代多模態柔性WS-E2000BH無人叉車等多款新品。
10月31日,全球首臺AI汽車機器人——極越01正式發布上市。據了解,作為全球首臺AI汽車機器人,極越01具備當前行業頂格的智能化能力,全系標配高通8295和雙NVIDIADRIVEOrin芯片,智能語音交互體驗行業領先,可以實現車外語音、全離線語音、連續對話、四音區同時說等多種能力。
10月31日,智能家居企業螢石網絡發布了品牌首款云視覺商用清潔機器人BS1。
10月30日,洛必德推出最新通用人形機器人技術和研究成果,并發布人形機器人尤達大師。
10月30日,深蘭科技在2023年度渠道建設大會上發布搭載硅基知識大模型的輪腿式家庭陪伴機器人
10月30日,微創機器人對外公布,該集團自主研發的圖邁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圖邁)應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婦科、胸外科腔鏡手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批準。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