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上海世博園中,許多機動車每天穿梭來往各條大道上,置身其中的人們卻看不到一絲有顏色的尾氣,也聞不到一點點汽油味,這是新能源汽車為園區帶來的“零排放”成果,上海世博會也因此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商業化運營示范區。
8月4日,工信部牽頭制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年至2020年)》浮出水面,新能源汽車在這個夏天再次掀起一股熱潮,更有媒體解讀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大幕即將開啟。
能源是人類生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資源,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石油資源的依賴也在不斷加大,全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能源危機。在中國,交通運輸領域石油消耗比例高達34%,碳排放約占我過總體碳排放的23%。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節能減排的必然選擇。
2009年春節前,財政部、科技部發出《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南昌13座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今年6月1日,國家又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正式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加上深圳另外提供的額外補貼,雙重利好極大刺激了率先啟動的深圳新能源汽車市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去年11月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峰會已經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助推器。
有專家認為,中國汽車產業數十年發展進程中已經失去了三次機會,第一次是建設一汽時沒有確立規;l展戰略,第二次是建設二汽時沒有深化自主戰略,第三次是引入“三大三小”時沒有實施創新戰略。現在,我們迎來了第四次機會: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如果再錯過這次機會,中國的汽車產業將很難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動力核心技術上,中國與世界各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中國終于有了趕上甚至超過國外水平的可能。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想有光明的前途,必須要解決“電機、電控、電池”三大關鍵部件。作為變頻器產業,我們可以在以變頻器驅動電動機的電控系統上大有作為。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大幕即將拉開,但產業的發展從來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汽車工業如何由大國邁向強國,如何實現彎道超車,需要智慧和謀略,我們一同期待新能源汽車給我們帶來的“零排放”美好時代。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