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縮寫),指的是由原子受激輻射而產生的放大的光,與普通的光相比有定向性強、單色性強、干涉性強等特點;因此被廣泛用于工業制造、醫療健康、商業娛樂甚至芯片制造等領域。
激光器指的是能發射激光的裝置,主要分為半導體激光器(靶條)、 固體激光器(YAG)和氣體激光器(CO2)。
激光的危害
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中,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激光產品,例如激光筆、打印機、掃碼槍、刻印機等。有的激光產品可以安全使用,但有的激光產品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對人的眼睛以及皮膚造成傷害。激光的危害與其他顯而易見的機械傷害不同,人們往往容易忽視它的傷害性。
激光的波長范圍分布很廣,有處于可見光范圍內的也有處于不可見光范圍內,對于處于不可見光范圍內的激光,雖然肉眼看不見但不等于就不存在,也不代表無害。
激光的危害主要分兩種:
a.光束的危害:有包括直接照射的傷害以及反射漫反射等意外的傷害,可能會導致眼睛和皮膚損傷、火災或爆炸。
b.非光束的危害:人體吸入激光產生以及激光加工過程中放出的煙霧、化學物質的影響和電氣意外的發生。
其中激光對視覺的傷害是激光產品最大的潛在傷害。
人眼中的角膜、晶狀體和視網膜等組織都是容易被激光灼傷的部分,嚴重暴露在激光下可能會造成眼角膜或視網膜的損害。
傷害的程度與位置取決于激光的波長和人眼不同部位對能量的吸收性質。
不同波長激光對應的眼及皮膚的損傷:
光譜范圍 |
眼睛 |
皮膚 |
紫外輻射C(180nm ~ 200nm) |
光致角膜炎 |
紅斑(陽光灼傷) 加速皮膚的老化過程 色素沉著 |
紫外輻射B(280nm ~ 315nm) |
光致角膜炎 |
|
紫外輻射A(315nm ~ 400nm) |
光化學白內障 |
色素加深 光敏感作用 皮膚灼傷 |
可見光 (400nm ~ 780nm) |
光化學和熱效應所致的視網膜損傷 |
|
紅外輻射A(780nm ~ 1400nm) |
白內障、視網膜灼傷 |
皮膚灼傷 |
紅外輻射B(1.4µm ~ 3.0µm) |
白內障、水分蒸發、角膜灼傷 |
|
紅外輻射C(3.0µm ~ 1mm) |
角膜灼傷 |
對于激光的安全與防護要求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標準GB 7247.1(對應IEC 60825-1)進行規定。
激光的分類(GB7247.1)
分類 |
激光器分類的規定 |
Class 1 級激光產品 |
即使長時間直接觀察激光束或觀察時使用望遠光學設備也能保證安全。 |
Class 1M 級激光產品 |
長時間使用裸眼(不使用光學設備)直接觀察激光束也能保證安全。 使用雙眼望遠光學設備觀察光束可能會損傷眼睛。Class 1M 級激光的波段為 302.5 至 4000 nm。 |
Class 1C 級激光產品 |
應用于醫療、診斷、手術、或脫毛、去皺、祛痘等美容用途,可直接對皮膚或體內組織進行激光照射。 |
Class 2 級激光產品 |
可發射波段為 400 至 700 nm 的可見光。瞬時暴露并無危險,但有意識地注視激光束會產生危險。通過光學設備觀察激光束也不會增加眼睛受到損傷的危險。 |
Class 2M 級激光產品 |
可發射可見激光光束,在不使用光學設備的情況下,裸眼短時間直視不會產生危險。使用雙眼望遠光學設備觀察激光可能會損傷眼睛。 |
Class 3R 級激光產品 |
直接觀察激光束可能會造成眼睛損傷,但風險相對較低。 曝光時間越長,造成眼睛損傷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有意識地直接觀察激光束存在危險。 |
Class 3B 級激光產品 |
包括短時間偶發性暴露的情況在內,直接在光束內觀察會造成眼睛損傷。 漫反射的激光一般無危險。 |
Class 4 級激光產品 |
對皮膚和眼睛均有害,漫反射觀察也可能會導致危險。此類激光有引發火災的危險。 |
一般來說,經過嚴格檢測及認證的激光產品,都會標示有明顯的激光等級標志,用戶需根據標示的等級制定對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激光等級標示示例
不同等級的防護要求
皮爾磁中國
郵箱:sales@pilz.com.cn 網址: www.pilz.com.cn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