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積塔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35億元融資。對于此次融資的投資方,積塔半導體未對外透露具體名單。
融中財經獲悉,琨山資本參與了積塔半導體的此輪融資,其直接投資額約1.2億人民幣。
可以確定的是,另外的投資方涵蓋了多家國家基金、產業投資人、地方基金,以及知名財務投資人。
公開資料顯示,積塔半導體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特色工藝的研發和生產制造的公司,積塔的寓意是“積沙成塔、使命必達”。該主要為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和高端消費電子領域提供微控制器、模擬電路、功率器件、傳感器等核心芯片特色工藝制造平臺和技術服務,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電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的公司。
2022年,74歲的中國芯片教父張汝京加入了積塔半導體,一時間引發了輿論關注,也令業界對積塔半導體的發展充滿期待。
今年6月,積塔半導體宣布12英寸汽車芯片先導線建成通線。其官方信息顯示,此次建成通線標志著積塔12英寸汽車芯片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是積塔半導體實現12英寸汽車芯片戰略的重要里程碑。
據天眼查數據,積塔半導體到目前為止一共經歷了4輪融資,A輪融資是在2019年5月,融資額未披露,投資方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和中國電子;B輪融資是在2021年11月,投資額為80億,領投方為華大半導體,跟投資方為匯川產投、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上海自貿區基金、中金資本、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等眾多知名VC/PE;C輪融資是在今年4月,融資額未披露,投資方只有允泰資本一家;D輪融資就是最近發生的這起。
值得注意的是,積塔半導體此次135億的融資,是今年一級市場最大的單筆融資,說明了積塔半導體相當受投融資市場歡迎,這家芯片半導體領域的獨角獸或將改寫中國芯片史。同時,積塔半導體所在的上海市,是我國最重要的芯片產業基地,全國一半芯片企業的總部在上海,包括中芯國際、華大半導體、華虹這樣的國內知名芯片企業,可以說上海支撐起了中國芯片領域的半邊天。
01、積塔半導體因何受歡迎?
近些年,美國對中國實施了芯片出口限制政策,如何造出我們自己的“中國芯”,成了相關科技企業最迫切的課題,積塔半導體就是在這樣一個“急迫”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積塔半導體成立于2017年,當時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與上海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要打造一個國資控股的集成電路項目,項目總投資359億元,目標是建設月份產能6萬片的八英寸生產線與5萬片12英寸特點工藝生產線。因此,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子公司公司華大半導體成立了積塔半導體來負責該集成電路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積塔半導體母公司的華大半導體,成立于2014年5月,是中國十大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之一,其模擬電路、LCD驅動器、智能卡及安全芯片領域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且就智能卡及安全芯片的出貨量及收入而言,其在中國排名第一、全球排名前五。經過近一年的精心籌備,2018年8月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在上海臨港開工。
同年10月,背靠著華大半導體和中國電子的積塔半導體開始攻城略地,與上海先進半導體簽訂合并協議,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將先進半導體私有化,彼時的先進半導體是國內最大的模擬芯片代工廠之一,擁有5英寸、6英寸、8英寸晶圓生產線各一條,專注于模擬電路、功率器件的制造,8英寸等值晶圓年產能628000片,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電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企業。
合并了先進半導體,再加上母公司華大半導體的技術支持,積塔半導體發展迅速,目前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和徐匯區建有兩個廠區,已建和在建產能共計28萬片/月(折合8吋計算),其中6吋7萬片/月、8吋11萬片/月、12吋5萬片/月、碳化硅3萬片/月。同時,積塔半導體公司有一支一流的研發團隊,2022年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加入積塔半導體擔任執行董事,為積塔帶來了更先進的芯片研發技術以及管理經驗,張汝京曾創辦中芯國際、新晟半導體、芯恩三家芯片半導體領域的重要企業。當時業界的分析是,張汝京加入積塔是想緩解新能源汽車行業缺芯困局,國內車規級芯片的投入、關注度、資源等相對較少,高端微控制芯片對進口依賴。
目前來看,經過數年的高速發展,積塔半導體的相關產品已在行業獲得了領先地位,在通過了車規質量體系IATF16949認證的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通過國際汽車客戶VDA 6.3(VDA是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過程審核的A級汽車芯片制造供應商。產品技術方面,積塔半導體已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源管理芯片(PMIC)、控制器(Controller)、功率器件(IGBT、SGT、FRD、TVS等)、碳化硅器件(JBS、MOSFET)、微機電系統(MEMS)等特色工藝平臺。積塔半導體的高速成長也引來了更多的合作方。今年1月12日,吉利科技集團與積塔半導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車規級芯片研發、制造、市場應用、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共同致力于車規級芯片產業的協同發展,推動國產半導體關鍵技術的突破,建立成熟穩定的汽車半導體產業生態。
今年4月,積塔半導體又與華大九天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積塔半導體邀請華大九天加入其牽頭創建的臨港車規半導體創新聯合體,雙方將發揮技術協同優勢,加快部署Foundry EDA工具,加速制造產線適配。積塔半導體的成功除了自身優勢,也離開其所在地上海的大力支持。
02、上海坐擁中國芯片“半壁江山”
上海坐擁著中國芯片的“半壁江山”,這里能出積塔半導體這樣的獨角獸再正常不過。根據相關統計數據,上海芯片半導體企業有1000家以上,約占全國芯片半導體企業的40%,芯片產業總規模達到了2500億元,占全國的25%。上海芯片產業基本涵蓋了芯片的全產業鏈,包括了芯片設計原廠、晶圓代工制造廠、封測廠、材料廠商、設備廠商等芯片各個領域,且不乏一些知名企業。
首先讓我們看看上海的芯片設計廠商,包括了紫光展銳、摩爾線程、華大半導體、韋爾股份、芯原股份、中穎電子、盈方微、格科微、上海復旦微、思立微、上海貝嶺、芯和半導體、陸芯電子、昂寶電子、艾為電子、富瀚微、燧原科技、上海酷芯微、山景集成電路、卓勝微、博通集成、華虹集成電路、上海高通半導體、深迪半導體、廣芯電子等眾多知名企業。
其中比較知名的紫光展銳是世界領先的平臺型芯片設計企業,是全球少數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藍牙、電視調頻、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之一。在核心的5G領域,紫光展銳是全球公開市場3家5G芯片企業之一。
晶圓代工制造廠方面,包括了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積塔半導體/先進半導體、上海貝嶺、上海新進芯微電子等知名企業。其中中芯國際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集成電路制造商,擁有領先的工藝制造能力、產能優勢、服務配套,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FinFET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封測企業方面,包括了日月光封裝、上海凱虹科技、安靠封裝、紫光宏茂微、晟碟半導體、晶豐明源、芯哲微電子、北芯半導體、上海根派半導體、矽邦半導體等知名企業。其中比較知名的日月光為總部在臺灣的封測廠商,目前是全球最大封測大廠。半導體材料方面,上海比較知名的半導體材料企業有滬硅產業、上海新傲、上海新昇、上海新陽材料、上海合晶等。
其中滬硅產業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位居首位,在全球的半導體材料市場也有重要的地位。半導體設備廠商方面,上海也是云集著一眾知名廠商,比如中微半導體公司、盛美半導體、上海微電子、至純科技、萬業企業等其中中微半導體開發的刻蝕設備和MOCVD設備,已在性能和性價比上進入國際三強,部分產品在其細分領域全球領先。根據上海相關部門的規劃,到202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張汝京曾說過一句豪言壯語,他說未來上海在集成電路生產方面,將有可能超過中國臺灣,目前來看,已經指日可待。
03、上海盛產芯片獨角獸
在上海龐大的芯片產業版圖中,除了積塔半導體,還有眾多芯片半導體獨角獸企業。融中財經統計了一下,國內大概有超過50家芯片半獨角獸企業,總估值9000億元左右,來自上海的就有14家,占近1/3,總估值2250億元。它們包括紫光展銳、積塔半導體、摩爾線程、沐曦集成、天數智芯、芯啟源、登臨科技、禾賽科技、兆芯集成、壁仞科技、南芯科技、燧原科技、芯旺微、瀚博半導體等。其中比較知名的摩爾線程是一家以全功能GPU芯片設計為主的集成電路高科技公司,能夠為廣泛的科技生態合作伙伴提供強大的計算加速能力,致力于打造為下一代互聯網提供多元算力的元計算平臺。
摩爾線程成立兩年已完成四次融資。前三次分別是,2020年12月完成天使輪融資,2021年2月完成數十億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2021年11月完成20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值得一提的是,摩爾線程的創始人張建中曾是英偉達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另一家知名芯片獨角獸沐曦集成的創始人陳維良也曾長期就職于國際芯片廠商,是產品研發與設計部門的負責人。沐曦集成是2020年在上海成立的,目前在北京、南京、成都、杭州、深圳、武漢和長沙等地建立了全資子公司暨研發中心。
沐曦擁有技術完備、設計和產業化經驗豐富的團隊,核心成員平均擁有近20年高性能GPU產品端到端研發經驗,曾主導過十多款世界主流高性能GPU產品研發及量產,包括GPU架構定義、GPU IP設計、GPU SoC設計及GPU系統解決方案的量產交付全流程。沐曦集成致力于為異構計算提供全棧GPU芯片及解決方案,可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數據中心、云計算、自動駕駛、數字孿生、元宇宙等前沿領域,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撐。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沐曦集成成立2年多已完成6輪融資,A輪和Pre-B輪的融資額達到了10億。
摩爾線程和沐曦集成同樣都是2020年成立,目前的估值也都超過了150億,是上海芯片半導體行業的明星獨角獸企業。強化芯片行業的自主創新,是我國應對國際挑戰的一項重要策略。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激勵下,我國芯片行業的自主研發和創新步伐日益加快,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也必須培育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及核心競爭力且具備可觀市場地位的芯片企業。不過在技術層面,與全球領先的芯片制造商相比,我們的芯片制造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像積塔這樣的芯片獨角獸企業更多涌現,相信中國的芯片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