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消息顯示,天岳先進、天科合達這兩家中國企業正在加緊進行8英寸SiC碳化硅晶圓產能建設,近期相關建設項目取得最新進展。
8月,天科合達位于徐州的碳化硅二期擴產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達8.3億元人民幣。該項目投產后,年產能可達16萬片碳化硅晶圓。該公司已開發出第五代晶體生長爐,可滿足6英寸、8英寸碳化硅制造需求,預計2024年底前可交付小批量8英寸碳化硅基板,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量將會穩定。
天岳先進方面,知情人士透露其已開始交付6英寸導電型碳化硅襯底,并增加其上海臨港工廠的6英寸產能,預計到2026年產能可達到每年30萬片晶圓。該公司與英飛凌合作的第一階段,將為其提供6英寸碳化硅晶圓,隨后會過渡到8英寸晶圓,這會有助于降低成品成本。
天科合達與天岳先進都是英飛凌的供應商。在今年5月初,英飛凌與天岳先進以及天科合達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根據協議天科合達和山東天岳將為英飛凌供應用于生產SiC半導體的6英寸(150mm)碳化硅襯底和晶錠,兩家企業的供應量均將占到英飛凌未來長期預測需求的兩位數份額。未來也將提供200mm直徑碳化硅材料,助力英飛凌向200mm直徑晶圓的過渡。
英飛凌目標是到2025財年,碳化硅收入超過10億歐元;到2030年,碳化硅年收入70億歐元,并占據全球30%的碳化硅半導體市場份額。
目前,英飛凌的碳化硅擴產目標還在繼續。其將馬來西亞Kulim工廠擴建列為重點投資項目之一——公司計劃在當地建設全球最大的8寸碳化硅功率廠,Kulim廠計劃投資總額從20億歐元增至70億歐元。之所以如此大手筆投資,適是因為早有客戶為其買單。英飛凌透露,Kulim工廠的擴建計劃已得到施耐德電氣約50億歐元(約合391億元人民幣)的design-win合同與10億歐元左右(約合78億元人民幣)的預付款。
這些預付款將在未來幾年為英飛凌的現金流做出積極貢獻,并將最遲于2030年根據商定的銷售量全額償還。
此外,英飛凌還在擴建其位于德國Dresden的半導體工廠,投資額高達50億歐元;且公司已在奧地利Villach開設了一家新工廠,該廠將轉向生產碳化硅。
碳化硅需求激增
Wolfspeed繼續加碼
受益于風力發電、太陽能和儲能領域需求激增,碳化硅需求水漲船高。近日,全球頭部硅晶圓廠商環球晶表示,FZ晶圓與碳化硅晶圓持續供不應求,預期今年碳化硅晶圓相關業績將至少是去年的十倍。安森美也在7月末表示,因汽車行業需求持續強勁,帶動碳化硅業務發展,從而抵消其它半導體業務的低迷,預計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將高于市場預期。
除了英飛凌大步伐擴產外,Wolfspeed也絲毫不松懈。近日,日本車用芯片廠商瑞薩電子宣布與美國半導體制造商Wolfspeed達成晶圓供應協議,根據簽訂的協議,瑞薩電子向Wolfspeed支付20億美元保證金,確保Wolfspeed提供10年的碳化硅裸片和外延片供應承諾。
協議要求Wolfspeed在2025年為瑞薩電子提供6英寸(150mm)碳化硅裸晶片和外延晶片,并且協議中預計,在Wolfspeed位于北卡羅來納州的John Palmour碳化硅制造中心全面投入運營后,將向瑞薩電子供應8英寸(200mm)碳化硅裸晶片和外延晶片。
在合同簽訂的同日,Wolfspeed官方披露,其8英寸莫霍克谷器件工廠向中國終端客戶批量出貨碳化硅MOSFET。資料顯示,這座位于紐約州的工廠為世界上第一個和最大的8英寸碳化硅晶圓廠。業界消息顯示,目前只有Wolfspeed有能力大規模量產8英寸碳化硅襯底。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統計,隨著安森美(onsemi)、英飛凌(Infineon)等與汽車、能源業者合作項目明朗化,將推動2023年整體SiC功率元件市場產值達22.8億美元,年成長41.4%。至2026年SiC功率元件市場產值可望達53.3億美元。主流應用仍倚重電動汽車及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產值可達39.8億美元、CAGR約38%;再生能源達4.1億美元、CAGR約19%。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