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興,則國家興;工業強,則國家強。深耕工業,才會有更多發展主動權和更多“換道超車”的機會。
那么,談到工業,哪些省份最有實力呢?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是中國最強的四個經濟大省,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四個工業大省。
以下是
四省份產量排名全國第一的工業品類
(含排名第一的行業或產量第一的商品)
本文將逐一解析四大工業大省分別最擅長的制造業,以饗讀者。
廣東制造:消費電子
作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也是第一工業大省,廣東最擅長制造什么?
答案是:消費電子。
無人機是廣東制造最具影響力的產品,其產量約占全國市場的95%,約占全球市場的70%。
僅次于無人機的是電視機與手機,2022年,廣東生產的彩色電視機約為1.08億臺,占全國產量的55%。2022年,廣東手機產量約6.27億臺,占全國40%。
除了無人機、電視機、手機,廣東以下這些工業品在全國市場也“一騎絕塵”:
廣東家用電冰箱產量達1773萬臺,占全國20%。
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6637.7萬臺,占全國30%。
汽車產量達415.37萬輛,占全國1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129.73萬輛,占全國18.5%。
廣東微型計算機設備6949萬臺,占全國16%。
工業機器人產量16.57萬套,占全國37%。
總的來看,廣東制造業To C的屬性非常顯著,以手機、無人機、新能源汽車、家用電器為代表。
江蘇制造:光伏與半導體
作為中國第二經濟大省,光伏電池與半導體芯片是江蘇制造最具影響力的產品。
光伏電池(太陽能電池)一直是江蘇的強項,也是中國制造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工業門類之一。2022年,江蘇太陽能電池產量10907.9萬千瓦,占全國32%,光纜產量占全國比重的35%。
另外,江蘇所在的長三角是中國內地集成電路最強的區域,2022年,集成電路產量1004.4億塊,占全國31%。如果把江蘇和上海放在一起統計,集成電路約占全國一半份額。
鋼材、化學纖維、服務器等也是江蘇制造優勢產業。2022年,江蘇鋼材產量14882萬噸,占全國11%;化學纖維的產量占全國比重的24%。
總體來看,江蘇制造業呈現出更多的To B屬性。
山東制造:重工業
“挖掘機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廣告詞,它讓山東呈現出一股濃濃的重工業風。
山東是我國重工業大省之一,機械制造,例如發動機、拖拉機、重型汽車、輕型卡車、大型鍛壓設備、推土機、聯合收割機、機動植保機械等機械產品產量一度位居全國第一。
企查查數據顯示,山東省共有8300余家挖掘機相關企業,占全國總量的16.7%,數量遙遙領先其他省份。
據悉,挖掘機在基建、交通筑路、房地產、礦業開采等領域是必需的工程機械,應用極其廣泛。
浙江制造:工業母機
浙江是中國第四經濟大省,但在工業企業利潤方面,已超過山東,有望晉級中國第三工業大省。
眾所周知,浙江的電商很發達,數字經濟處于全國領先位置,那浙江在傳統制造業方面有哪些厲害的產品?
金屬切削機床屬于制造機器的機器,被稱為“工業母機”。
2022年,浙江省金屬切削機床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業內人士認為,浙江的金屬切削機床、電工儀器儀表等工業品產量之所以全國第一,背后與浙江省理工類大學等高質量、高素質人才輸出有關。據統計,浙江擁有37所公辦本科院校,其中,理工科院校11所,占比約3成。
此外,作為紡織業大省,2022年,浙江省化學纖維產量也位居全國第一。
各省工業利潤比較:廣東第一、江蘇第二
從上文可以看出,廣東制造最擅長的是成品,To C的屬性更強;江蘇、山東、浙江普遍To B的屬性更強,也就是生產半成品,面向企業端更多。
那么,中國內地主要幾個工業大省,誰的工業營收、利潤最高呢?
2022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規上工業企業總營收分別為17.99萬億元、16.15萬億元、10.8萬億元、10.796萬億元,成為全國工業規模最大的4個省份。
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來看,廣東穩居第一,達到9460.95億元,約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利潤的11.3%,廣東工業之強,可見一斑。
江蘇排名第二,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9061.9億元,約占全國10.7%。
浙江排名第三,在制造業上與山東的差距越來越小,工業企業營收已追平山東,工業企業利潤則超過山東,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5864億元。
四川排名第四,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4836.3億元;山東排第五,規上工業利潤總額為4473.2億元。
總的來看,廣東、江蘇處于工業第一梯隊,山東、浙江處于第二梯隊。
從數據看,江蘇對廣東呈現追趕之勢,山東和浙江的工業總營收雖然都差不多,但是浙江的工業利潤明顯要高一些。
其中比較亮眼的還有四川,2022年,四川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4836.3億元,比上年大增10.7%,屬于逆勢增長,工業利潤超過了山東、福建、河南。
而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工業強省2022年工業利潤均有所下降,此外,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84039億元,比上年下降4.0%。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