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前宣布管制鎵鍺出口,旨在保護國家安全。這一決定被普遍認為是針對美國及其盟友的科技圍堵而來,并引發了對中國可能限制其他原材料出口的擔憂,尤其是中國占全球供應鏈占主導地位的稀土出口。
稀土究竟是什么?
2010年,作為對中國漁船與日本海岸警衛隊在雙方都聲稱擁有主權的島嶼附近發生相撞事件的回應,中國暫停了對日本的稀土出口,當時北京表示該舉措是基于對環境的擔憂。導致稀土價格一度飆升,日本不得不尋找替代供應商。稀土到底有多重要?中國的稀土規模究竟有多大?各國為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都做出何種努力呢?
什么是稀土?
稀土是一組包括17種元素的重要金屬合稱,對于多種高科技應用至關重要,比如電子產品、軍事設備、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等等。這些元素具有獨特的磁性、催化性和光學性質。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統計,2022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產量比重約70%以上,其次是美國、澳大利亞、緬甸和泰國。
稀土:中國的王牌
根據研究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在2019年發布的數據,中國擁有世界上至少85%的稀土礦石加工成可以使用的材料的能力。不過中國的稀土出口有所下降。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五個月,中國稀土出口量大約為2萬噸,同比下降了4.4%。2022整年出口量約為4.8萬噸,同比下降0.4%。
美國稀土進口大部分來自中國,但這種依賴度近年來逐步減少,從2014年至2017年的80%,降至2018年至2021年的74%。
哪些國家有稀土?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中國擁有4400萬噸稀土儲量,全球占比約為34%。據估計,越南、俄羅斯和巴西的稀土儲量均約為2000萬噸。印度儲備約為690萬噸,澳大利亞420萬,美國230萬噸。
2010年中國暫停對日本出口稀土,隨后,北京又限制了全球稀土的出口,稱其旨在減少污染和保護資源。這一事件導致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中國稀土的日本開始尋找其他供應商,日本投資了澳大利亞的生產商萊納斯Lynas,到了2018年,日本從中國進口的稀土占比減少到58%。
其實全球稀土儲量并不「稀」,但稀土的化學性質使它們難以分離提純,加工難度也大并且過程中會生成有毒廢物。寬松的環境標準使中國得以大力發展稀土產業,在近幾十年來,隨著西方生產商的紛紛推出,中國建立起對稀土的主導地位。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