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制造商 Stellantis 的首席技術官表示,現代汽車的復雜性是該行業在承受能力和重量方面的一個關鍵問題,這將導致每輛車的芯片數量減少。
Stellantis 的首席技術官 Ned Curic 表示:“它變得太復雜、太昂貴,有些汽車就像神圣的莫利,我不得不請教別人如何啟動它。”他在格勒諾布爾舉辦的 CEA-Leti 創新日上發表的講話強調。
“所以你必須退后一步,真正問問人們在未來十年里想要什么。說到出行,它已經變得難以承受,如果我們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人們將買不起汽車。我們追蹤誰能買得起汽車,即汽車負擔能力的比率,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人買不起汽車,因此市場將大幅萎縮。”
“這個比例對我們來說非常有趣。過去十年發生的事情是我們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重量達到了2噸,這是不正常的。世界正在迅速變化,我們正在進行大量采訪,與世界各地有不同需求的人群進行接觸。”
“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制造汽車,但我們沒有看到他們的經驗趨同,而是存在分歧。因此,弄清楚世界哪些地區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對行業來說將是一個挑戰。”
“未來十年,人們所需的服務將會更加分散。十年后,歐洲將需要與美國、亞洲和日本不同的流動性。歐洲已經變得非常古老,因此移動設備的類型將與非洲和亞洲有很大不同,”他說。
他說,復雜性是一個關鍵挑戰。
“我們需要弄清楚如何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情。我們從座艙內的 250 個功能中刪除了 150 個,但沒有人知道。我們的車輛中有 270 個硅器件,但我們已將其縮減至 70 個,但沒有人知道。”
他指出,架構具有更強大的處理器,但處理器數量要少得多,以減輕重量。該公司最近與富士康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開發汽車芯片。
“可持續發展對 Stellantis 來說非常重要。對于重型汽車來說,電池的重量非常可怕,因此我們需要找出減輕重量的方法,而且我們都有責任找出如何使車輛更具可持續性。一切都是為了簡化,但它變得太復雜了。”
他說,現在還處于早期階段。“大膽思考,這是電動汽車的第一天,”他說。“我們能否制造出使用壽命 30 年甚至 50 年的車輛,并根據需要對其進行更新、升級,并添加我們必須在本世紀末部署的通信技術。”
富士康聯手汽車公司,成立芯片公司
汽車生產商Stellantis (STLA)和科技巨頭富士康(Foxconn)宣布聯手打造一家銷售車用半導體的新合資企業。在自動化和電動化潮流下,汽車行業的半導體需求仍處于高位。
該合資企業將被稱作SiliconAuto,由Stellantis和富士康各持股50%。Stellantis是Jeep和克萊斯勒(Chrysler)汽車的生產商;總部位于臺灣的富士康因在中國大陸組裝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的iPhone而出名。
Stellantis表示,SiliconAuto將為客戶提供專業車用半導體產品,尤以電動車所需的大量電腦控制功能及相關模組產品為主。
Stellantis的首席技術官Ned Curic說,Stellantis將成為SiliconAuto的客戶之一,并將“受益于關鍵零部件的穩定供應,這對于推動我們產品快速的軟件定義轉型至關重要”。
Stellantis表示,SiliconAuto將從2026年開始供應半導體,其總部將設在荷蘭,高管團隊將來自Stellantis和富士康。
Stellantis和富士康于2021年底達成一份建立一項合作伙伴關系的協議,旨在為Stellantis和第三方客戶設計專用芯片。
之前新聞:Stellantis將與富士康合作開發車載軟件
在2021年,生產Jeep和克萊斯勒(Chrysler)汽車的Stellantis NV (STLA)將與iPhone代工企業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締結新的合作關系,加快車載軟件的開發。
按汽車銷量計算,Stellantis是全球第三大車企。該公司周二宣布,將與富士康成立一家各持股50%的合資公司,重點開發汽車儀表盤系統和其他互聯系統所使用的技術,這家合資公司名為Mobile Drive。
兩家公司表示,Mobile Drive將把Stellantis在汽車設計和工程方面的專長與富士康在軟件和消費電子方面的技能結合起來。這家合資公司設在荷蘭,將向其他車企出售軟件。
目前汽車制造商正紛紛與Alphabet Inc. (GOOG)旗下的谷歌(Google)以及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等硅谷巨頭爭奪對儀表盤顯示屏和其他車聯網功能的控制權。許多汽車制造商相信,未來的增長和利潤可能更多的來自車聯網服務和應用程序等功能,而不是制造和銷售汽車,這種商業模式將更接近于科技業。
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卡唐唯實(Carlos Tavares)表示,與富士康科技集團成立的這家合資企業將促成 “互聯功能和服務的迅速發展,這標志著我們這個行業的下一次偉大蛻變,就像曾經的電氣化技術一樣”。
兩家公司沒有透露計劃向合資公司投入多少資金,但表示合資公司將有250名工程師,大部分駐亞洲。
這類安排并非都能按原計劃實施。例如,富士康去年曾表示計劃與Stellantis的前身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開發和生產電動汽車,但至今未能敲定。
Stellantis的一位發言人說,關于在電動汽車領域開展合作的討論仍在進行。
為了打破其最知名的iPhones代工業務的局限,富士康正在努力實現業務多元化,其中之一就是進軍汽車行業。根據富士康宣布的信息,這家電子產品代工生產商已經與新興和老牌汽車制造商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關系,協同開發并制造汽車。富士康的正式名稱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2317.TW)。
今年早些時候,富士康宣布將為電動汽車初創公司Fisker Inc.組裝汽車,這是富士康首次與一家車企達成汽車生產協議。總部位于臺灣的富士康還與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和拜騰(Byton)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推出了一個名為MIH的平臺,為制造商提供一個可定制的框架,用于生產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
對于Stellantis來說,與富士康的合作是唐唯實執掌公司后的首批重大舉措之一。Stellantis由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致汽車制造商標致雪鐵龍集團(PSA Group)于1月份合并而成。
唐唯實承諾在今年年底前公布一項長期戰略計劃。他周二向記者表示,與富士康的合作是這個過程中的一步。最近幾周,唐唯實還表示將給高層管理人員10年時間來證明該公司14個品牌中的每一個都值得保留,此外,他還在研究中國市場新戰略。近年來,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致雪鐵龍集團在中國表現不佳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