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設備商阿斯麥(ASML)執行副總裁兼商務長福凱(Christophe Fouquet)表示,要從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脫鉤雖非不可能,但會「極困難與昂貴」,單一國家想打造完全自力更生芯片業,將陷入掙扎。
福凱接受日經新聞專訪時表示:「我們(ASML)認為脫鉤是不可能的,我們相信這將極為困難、極度昂貴。」他說,人們遲早會明白,半導體業唯一成功之道是合作,「躲回幽暗角落全部自己做的想法,最有可能是個頗具挑戰的概念」。
目前美國、日本、歐盟、印度及中國大陸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正推動半導體在本土制造,追求芯片自主。
福凱說,阿斯麥成功的秘訣是與全球關鍵供應商長期合作,包括蔡司(Zeiss)、Cymer等,以及臺積電和英特爾等頂尖芯片制造客戶的支持。
阿斯麥是極紫外光(EUV)微影芯片制造設備的全球唯一供應商,EUV設備可制造7納米以下高階制程的半導體,而蔡司是EUV精密鏡像系統的唯一供應商,2013年被阿斯麥買下的Cymer,則供應EUV光源零組件。
日本佳能(Canon)、尼康(Nikon)以及中國大陸上海微電子裝備的先進微影能力,都無法和阿斯麥匹敵。福凱說,「我們偏好使用(全球)最厲害的供應商…這樣有效率多了,讓我們可以更快前進」,策略上的「一大差異是,Canon和Nikon許多事試著自己做」。
雖然阿斯麥對跨境協同合作持開放態度,但該公司認為,以一些最精密的零組件來說,最好是只有一家供應商,如果涉及獨門技術,阿斯麥會和供應商發展伙伴關系,若是較不先進的技術,就會找多家供應商。
盡管阿斯麥在全球各地尋求最佳供應商,該公司多數制造業務都是在總部所在的費爾德霍溫市(Veldhoven)完成,阿斯麥至少在2026年前都將把80%~90%的制造與整合留在總部。
福凱說:「對我們來說,把研發與制造放在一起很重要。」阿斯麥為就近服務客戶,在臺灣、南韓與美國已經設有維修中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