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造」既靠近客戶,又符合美國政府法規及鼓勵建設政策,看似誘因不小,但臺廠赴美投資,業者普遍仍相當謹慎,關鍵還是卡在「成本」。網通廠評估,美國制造的成本較越南制造多一倍,也比臺灣生產高五成,當中的差額是自己吸收還是要客戶埋單,都是難處。
啟碁董事長謝宏波不諱言,對在北美(墨西哥、美國、加拿大)設廠目前僅能以「審慎評估」四個字來形容,關鍵就是成本考量。他坦言,若單純就成本估算,一旦客戶訂單需求沒有要求制造地,其實是以東南亞制造最有競爭力。
不具名的網通廠高層直言,2018年起因應美中貿易戰,廠商積極回到臺灣擴產,并前進東南亞擴建生產基地,隨著中國大陸人工成本節節攀升,移往東南亞的成本拉長來看,其實不比大陸制造高,但要前進美國,制造成本就是一大門檻。
網通業者估算,美國制造的成本約比越南高一倍,比臺灣多五成,當中尚未計入零組件等產業鏈成本,美國客戶需在政府鼓勵及補貼,以及高昂的制造成本中取舍,成本誰來承擔,量產時間的進度規劃,也是各網通廠與客戶討論時最大關鍵。
三星、臺積,面臨缺電
由于全球天候異常,三星電子位于越南與美國的海外工廠今夏電力可能供不應求,臺積電也很有可能遭遇電力短缺問題。
韓媒Business Post報導,越南北部部分地區電力短缺,導致在越南經營智慧手機工廠的三星電子,得確保供電無虞。夏季熱浪和干旱持續侵襲越南首都河內,使電力供應無法滿足需求,導致多地停電。
三星電子在越南北寧和太原的工廠負責組裝智慧手機,不得不密切關注越南的供電情況。分析師指出,越南的發電一半倚賴水力發電,但目前水庫蓄水量平均不足50%。
更大的問題可能出現在三星電子位于美國德州奧斯汀的半導體廠,因為半導體制造需要的電力比智慧手機更多。當地近期也因熱浪而出現電力短缺。
彭博信息預計,截至16日,德州的電力備用容量率將降至5.3%,遠低于該州所設的13.75%。三星奧斯汀廠2021年2月曾因暴風雪而導致停電,費時六周才重啟,而當時的生產中斷預計損失多達4,000億韓元,若這次像過去一樣又電力供應中斷,三星電子可能會遭受巨大損失。
報導另指出,臺積電今夏也很有可能遭遇電力短缺的問題。盡管近年來臺灣總發電量成長幅度甚微,但臺積電等企業的工業用電需求卻大幅增長。
目前臺積電是臺灣用電量最多的企業,約占臺灣總用電量的6%。臺積電也說,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耗電量是深紫外光(DUV)微影機臺的十倍以上。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