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面向未來的10大問題和挑戰,傳感器是繞不過去的難關!
已有7747次閱讀2023-06-16標簽:
6月15日,據媒體報道,華為參與歐盟旗艦研究和創新計劃“展望歐洲”(Horizon Europe)的11項專案,該計劃將持續到2027年,預算為955億歐元。其中,華為參與的11個項目包括人工智能(AI)、6G、云計算、量子傳感、連接以及自動駕駛框架在內的技術,每項最多獲得14%資金,華為合計拿到389萬歐元資金。在如今的大環境下,不得不說,華為純粹憑過硬的技術實力拿到了歐盟的這些項目。其中,我們看到,除了AI、6G等華為被公認的技術強項外,華為竟然還參與了量子傳感的研究。事實上,華為多年來重視傳感器技術的研發,以及未來感知技術在6G、AI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早在2018年,華為在就在法國成立了主攻傳感器和感知算法研發的研究中心;華為進入智能汽車/自動駕駛領域以來,研發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全棧感知傳感器。這家中國最頂尖的科技企業——華為,認為未來傳感器等感知技術將發揮什么作用?未來傳感器將面臨什么挑戰?傳感器技術將往哪些方面發展?
此前,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博士的演講中 ,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本文為該演講全文,或許有所啟發。周紅博士指出“我認為21世紀將是人類社會全面走向智能化的時代,智能化的核心是感知、連接和計算,以及由此帶來對物質和現象、生命和能量等的更高認知和掌控能力。”
以智能化時代和感知、連接、計算為核心,周紅博士提出了四個科學假設以及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其中,“新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拓展感知極限”、“如何連續、無感知地測量人的血壓、血糖和心電”、“發展超越傳統CMOS制造的技術”等方面均涉及到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和研究,可見華為高層對未來傳感器技術的重視和戰略發展眼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