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華盛頓試圖阻止中國獲取或制造該技術,但行業分析師樂觀地認為,中國芯片制造商將開發自己的先進半導體。
研究公司 Futurum Group 首席執行官兼首席分析師丹尼爾·紐曼 (Daniel Newman) 對 CNBC 表示:“我不會低估中國尋找構建下一代技術以及利用一些落后技術來構建真正重要產品的能力和決心。”
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企業正在研究用更少或更不強大的半導體開發尖端人工智能性能的方法,或者組合不同的芯片以減少對單一硬件的依賴。報道指出,行業專家認為這對這些中國科技公司來說將是一個“挑戰”,但一些實驗已經顯示出“希望”。
新美國安全中心智庫副總裁兼研究主任保羅·沙爾 (Paul Scharre) 表示,“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當然認為,從長遠來看,我們應該期待中國人能夠取得這些技術進步。他們很有可能比其他人預期的更快,”他說。
作為對華盛頓切斷中國與先進芯片技術聯系的努力的報復行動,中國在五月禁止該國的主要基礎設施運營商從美國芯片巨頭美光科技購買產品。據報道,華盛頓還敦促韓國不要讓其芯片制造商填補美光在中國的空白。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上周表示,中國投入到芯片行業的資源“相當龐大,所以你不能低估它們”。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正在向其芯片行業投入巨額資金。國內芯片制造商已經受益于政府補貼和國家支持的研究項目。
黃仁勛上周在臺北 2023 臺北國際電腦展上對媒體表示,因此,“中國有許多 GPU 初創公司”,現有玩家必須“自己跑得非常快”才能留在競爭中。GPU 或圖形處理單元用于為 AI 應用程序提供動力。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還可以在已經取得進展的傳統芯片領域尋求主導地位。
“中國在基于成熟技術制造芯片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資產管理公司 Needham & Company 的首席和高級半導體分析師 Charles Shi 說。
成熟技術是指制造 28 納米或更大芯片所涉及的工藝——通常被認為是傳統芯片,數字越大表示技術越舊。“這些芯片對汽車行業越來越重要,”Shi說。這些 28 納米芯片廣泛應用于汽車、消費電子等產品。
總部位于英國的分析提供商 Total Telecom 表示,早在 2021 年,中國就已經具備了 28 納米和 14 納米芯片制造的能力。
根據咨詢公司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c. 的數據,到 2030 年,對 28 納米芯片的需求預計將增加兩倍以上,創造一個價值 281 億美元的市場。
“我當然認為,中國大型芯片制造商將能夠在生產傳統芯片的情況下生存下來,而且傳統、舊型號芯片的市場非常健康,”Scharre 說。
“與中國制造最先進芯片的能力相比,傳統芯片絕對可以賺很多錢和機會,至少在短期內,他們無法做到這一點,而且需要真正專注大量的資源和注意力以及人力資本,”他補充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