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怎么管理,是做最后一個在終檢崗位上頻頻罰款、停止發貨的盡職小檢驗員?還是溯源而上,根除全流程所有可能的質量風險因素,做一個平時沒有什么緊急事情,風平浪靜的質量管理者?這一切取決于你自己的舉措。

大家一定游覽過名山大川,今天就用“泉瀑潭溪湖”的事例,談談質量管理。
一個湖泊,可能是由許許多多的溪流匯集而成,溪流的水源很多是來自于山巒高地的瀑布深潭,深潭的水源是由山上的澗泉滲透而出,然后匯集一起飛瀑而下,這就是湖泊水來源的全過程。
處在下游的村民,需要飲用水源,只好到就近的湖泊里取水。
但是,衛生部門告訴村民,湖泊水質不太好,雜質較多,經化驗,水質達不到三類水質要求,必須消毒凈化才能飲用。
于是村民們買明礬、過濾器等凈化水。
如果事情就僅限于此,這就相當于在企業里,質量部門在產品終檢環節檢驗出質量問題,然后停止發貨,要求返工并進行績效考核等。
就像問題水源沒有傷害到村民一樣,問題產品也沒有流到客戶那里,質檢工作就這樣結束了。
01
開始第一個逆流過程。
衛生部門,應溯源而上,檢查各個入湖口的水質有沒有問題。
經檢查,有一條溪水水質有問題,指標嚴重超標。
于是順著這條溪流溯源而上,每隔2公里進行一次水質化驗,檢查到底哪一段開始水質出問題的?
檢測結果顯示,全程水質都不達標。
但是全程也沒有發現有村民在溪流邊用洗衣粉洗衣以及道路過往車輛清洗等任何損害水質的行為。
至此,這就相當于在企業里,質量部門在檢查生產過程是否有不合規現象,工藝文件是否錯誤,操作人員是否疏忽,工裝治具是否完好等。
好過程才有好結果,壞過程等不來好結果。
02
開始第二個逆流過程。
繼續溯源而上,一直查到溪流的源頭,一座大山腳下的瀑布池潭。
從池潭取水檢測,水質還是不達標。數天觀察下來,沒發現有人將此作為公共洗浴區或洗滌物品。
至此,這就相當于在企業里,質量部門在檢查供應商來料是否合規。
否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03
開始第三個逆流過程。
衛生人員用瓶子接了一些瀑布飛濺而下的水,一檢測,還是不合格,因此判斷毛病就不在池潭了,問題還在上游。
于是,他們準備去山上看看。
至此,這就相當于在企業里,質量部門發現來料有問題,立即驅車到供應商現場去看看。
質檢人員不能僅限于換貨、罰款了事,必須追根溯源,否則大概率是治標不治本。
04
開始第四個逆流過程。
衛生檢驗人員繼續溯源而上,終于爬上了山頂,上面豁然開朗,一片開闊地。
泉水淺淺,一泓又一泓,景色優美,游人如織。
但是,很多游客為了涼快,有的將腳泡在泉水里;有的小攤小販將牦牛牽到泉水中央,供游人騎行拍照,不時有牦牛糞便落下。
還有一些自駕司機,直接將車子開進泉池里,沖洗車輛,經常有花花綠綠的機油流淌下來......
檢驗人員經檢測,這里的泉水果然水質不合格。
為了慎重起見,又向泉水的來源方向走去,從山澗里滲透出來的泉水,經檢測水質是合格的。
直此,問題終于找到了。
立即聯合相關部門,取締全部經營性活動,開始圍擋,進行水源地保護。
不日,下游的湖泊水質達標了。
至此,這就相當于在企業里,質量部門在供應商現場,或到供應商的供應商現場,發現了一些質量問題,然后進行根除處理。
于是,工廠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平靜工作是一種高水平管理的體現,其貴在平時治根。
整天忙忙碌碌、天天像打仗似的救火行為,實際上是工作消極怠工的表現,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治標不治本。
很多時候,大家在下游一直喝著上游洗腳水的營生,咂咂嘴,覺得味道還不錯!
請問,你的企業質量管控,處于什么階段,是湖,是溪,是潭,是瀑還是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