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中央和各地方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政策的不斷出臺,同時以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先進技術的深化應用,制造業正如火如荼地推進數字化轉型以及智能工廠的建設。在工業現場,由于最靠近底層工業設備,工控系統軟硬件在企業推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PLC采用一種可編程的存儲器,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指令,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來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PLC的基本構成為:電源、中央處理單元(CPU)、存儲器、輸入單元、輸出單元以及編程器、打印機等外部設備。
未來的數字化工廠從上到下包括信息層、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傳感層,PLC作為控制層里的核心構成,承上對接信息層,啟下連接驅動層、執行層、傳感層,作用關鍵,其地位相當于控制工業生產系統的“大腦”,成功切入 PLC有利于工控廠商提高下游客戶粘性并縱向推廣其他工控產品。
PLC市場外資占大頭
近年來,隨著制造業對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強,作為工業控制最為重要設備之一的PLC市場發展迅猛。2020年,中國PLC硬件市場規模約112億元,但外資市場占有率近九成,主要以歐美系的西門子、羅克韋爾,以及日系的三菱、歐姆龍為主。
在2020年外媒《Robotics&Automation》評選出的前22名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制造商榜單中,西門子、霍尼韋爾、施耐德、ABB、三菱電機等眾多工控巨頭企業赫然在列,仍然是歐美日占主導地位,其中日本公司有9家,德國公司5家,美國公司2家,中國1家。
外資品牌PLC把握著絕大部分市場,尤其是在中大型PLC領域占有絕對優勢地位。由于種種原因,國產品牌的PLC在國內PLC市場份額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主要集中在中小型PLC領域。
國產PLC近年來迎頭趕上
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布局完善,加強控制層投入力度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