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MES設備管理任務模型
制造企業總是期望設備能夠在計劃生產的時間段內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而在實踐活動中,對設備的長時間可用與高度可靠性要求之間往往無法得到很好的平衡。設備作為制造企業先期投入的最重要生產資源,并不能持續為企業創造價值。
在MES模型中,設備劃分為兩類:直接創造生產的一級資源,即機器;機器使用的配套資源,如工裝、刀具和加工程序等。
從使用的時間維度,設備管理可以分三個方面:
01計劃層:控制未來(計劃的)產能可用性,作為保證訂單進程和制定時間表的先決條件(例如,在MES任務“生產調度”中),同時考慮到計劃的維護活動。
02當前層:管理設備當前狀態和當前排產,作為生產控制的先決條件。
03歷史層:從歷史數據中獲得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績效分析和發現改進的潛力。
MES設備管理任務模型如圖1所示。需要處理的輸入信息包括人員信息、質量信息、排產要求和設備當前狀態。如果需要工人操作或維護,就必須定義所需的工人數量和資質。某些設備(比如精密量具)必須符合特定的校準狀態才可被操作,需要獲得校準檢驗計劃(來自MES任務“質量管理”)。排產結果(來自MES任務“工單管理”或“生產調度”,或來自ERP或人工排產結果)明確了設備的產能使用計劃。采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當前狀態和設置,以用于設備評估。

圖1:MES設備管理任務模型
MES“設備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管理和處理設備信息,通過合適的維保作業保證設備的技術可用性,為生產任務提供產能。
02管理和處理設備數據
管理所有隨時間變化相關的的使用數據(例如,調度命令/操作),狀態數據(反映實際狀態)和維護相關的信息(例如,實際運行時間,達到的周期數)。主要包括:
01設備主數據,如資產編號、位置、尺寸、維護標準(工作時間、規則等);
02以時間為維度的產能可用性;
03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行為,例如,運輸行為,可實現的設備特定性能;
這些數據是以帶有時間戳的歷史數據的形式管理所有交易數據。通常情況下,設備的狀態和可能的狀態轉換是根據應用來定義的。為了充分利用過程管理的差異性和靈活性,能夠管理設備組(如機床組)、設備分配(如機床分配)和設備層次(如復合工具、合作系統)。
03提供設備
確定哪臺機器可以用于加工哪個工單或工序。為此,它考慮了所有相關的設備信息、技術備選方案以及設備狀態之間的轉換聯系(如圖2)

此外,在生產調度后還啟動了設備準備過程,例如,通過生成準備清單,將要求傳送到技術準備系統(例如,無人駕駛運輸系統),或觸發電子交付(例如,加載NC程序)。
04確保可用性
統計設備使用數據,如累計工作時間或加工數據量,可以建議維保項目或直接生產維保工單。當設備在生產中出現故障,則可以立即生產維修工單。
05設備管理需求規范
根據MES的“設備管理”功能的任務模型,制定的需求規范包括:機器績效管理、維修保養管理和工裝管理。
1、機器績效
連接機器,自動采集機器數據
監控和分析機器停機時間
計算和匯報機器整機效率OEE(不同層面,設備、工作中心、成本中心、工廠)
若出現預定義的機器異常,能自動報警通知(消息窗口、LED、電子郵件)
2、維修保養
定義維護周期(按日歷時間、開機時間、生產數量)
定義維保工藝模板(如工時、步驟、備件等)
自動或人工創建維修工單
設備維護日歷看板
記錄維保工時和備件消耗
評估維保績效(MTTR等)
3、工裝資源管理
定義工裝
預留、釋放或鎖定工裝資源
記錄工裝資源在設備上的使用歷史
記錄工裝資源的庫存移動
顯示工裝資源當前狀態(可用性、位置、數量等)
評估工裝資源的使用情況(利用率、生產效率、良率等)
若出現預定義的工裝資源異常,能自動報警通知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