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可持續數據中心的未來
可持續發展讓人聯想到一個郁郁蔥蔥的綠色世界,我們在那里消費和浪費更少。雖然崇高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懷疑論者看來,似乎遙不可及或不重要,但減少能源消耗的解決方案對當代和子孫后代都很重要。
在考慮碳足跡或溫室氣體等時,許多人可能將最嚴重的影響歸因于大規模農業、化石燃料開采或運輸等行業。但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碳足跡的需求正日益轉向IT行業
據Techspot稱,數據中心每年消耗超過205太瓦時的電力。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比臺灣、愛爾蘭、丹麥或南非的年能源使用量還要多。隨著物聯網設備數量的快速增長,到2030年,技術行業的能源需求將占全球能源需求的7%至20%。
由于活動人士和歐盟立法者對環境問題的擔憂,Meta放棄了在荷蘭建立數據中心的計劃。由于能源消耗問題,AWS和Azure也被禁止在歐盟建設數據中心。歐盟目前正在研究解決方案,包括包括建立天基數據中心,以解決其所認為的能源危機。
然而,問題仍然存在:IT行業如何為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生態系統做好準備?
延長計算生態系統的壽命
由于許多國家的目標是減少能源使用,容納數百萬臺服務器并使用大量能源的數據中心并不是可行的長期解決方案。大多數企業和數據中心每四年更換一次服務器。一些計算機被回收或翻新并出售給二級企業,但一些系統被退役。因此,數據中心的碳足跡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長。
這就是模塊化系統對于計算生態系統可持續性變得可行的地方。
服務器基礎設施供應商和供應商,如Intel和Dell,正在研究提供分解系統的動態組合和分解的解決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并賦予其系統第二次生命。這些企業沒有拆卸和更換整個單元,而是致力于實現簡單地更換主機處理單元(HPU)或“主腦”以降低功耗的目標。
模塊化系統的概念本質上允許企業和數據中心使用可跨任何中央處理器(CPU)供應商工作的可交換板。通過精簡的即插即用架構,可以通過更改處理單元來完成系統升級,而無需考慮制造商。更換HPU后,其余平臺架構保持不變,包括機箱、平臺固件和軟件。
前瞻性:支持模塊化系統
使用模塊化硬件系統意味著系統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更少的電力消耗和更低的熱需求,從而減少IT行業的整體碳足跡。但,什么時候可以實現呢?
數據中心運營商和IT行業的壓力一直在增加,以提供更高的效率,同時保持可預測的正常運行時間。幾個關鍵因素正在推動對此的需求。
1.能源和電力價格在過去幾年中穩步上漲。
2.可持續性和碳減排方面的環境法規有所增加。
3.雖然對數據中心容量的需求不斷增加,但電網可用性跟不上這一需求。
4.美國、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市政當局對建設大型數據中心提出了強烈反對。
由于這些因素,平臺彈性技術已經投入使用,將服務器基礎設施行業推向更可持續的模塊化系統。這包括用于優化數據中心規劃容量的電力和熱利用效率,以及用于延長系統壽命的使用點服務。
固件和軟件供應商也在努力提供更動態的產品,以確保計算平臺與所有系統兼容,從而加強整體的可持續性工作。這個等式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提供支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基于云的中間件服務,包括運營和編排服務。
服務器分解和模塊化數據中心的挑戰
服務器系統的分解和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實施帶來了可持續性的好處,但要讓行業參與廣泛變革仍存在挑戰。
為了大規模采用模塊化系統,業界必須同意服務器系統組件和模塊化數據中心的標準化設計。然而,在進行必要的投資之前,行業需要獲得大規模市場機會的證據。
除了這一挑戰,還有其他必須解決的采用障礙,例如:
•安全問題:分散的組件增加了潛在安全威脅的攻擊面,因為數據現在必須在分散的組件之間傳輸。當模塊化數據中心位于偏遠或不安全的位置時,可能更容易受到物理安全威脅或網絡安全威脅。
•兼容性:現有軟件可能需要更改以支持新的分解架構。將模塊化數據中心與現有基礎設施集成可能既復雜又耗時。
•成本:分解系統資源可能需要額外的IT基礎設施,這可能會增加總體基礎設施成本。模塊化數據中心可能還需要額外的電力和冷卻投資以滿足散熱要求。
盡管存在這些挑戰和擔憂,但向更具可持續性的計算生態系統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技術高管和整個行業必須盡早為變革做好準備,因此他們應該探索可持續數據中心如何在未來發揮作用。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