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麥(ASML)去年宣布在臺灣擴大投資,新北市長侯友宜透露,預計落腳林口,第一期投資金額達新臺幣300億元,約2,000名員工進駐。
不僅在臺灣擴大投資,阿斯麥去年也向經濟部遞件申請,針對2納米晶圓光學量測設備提出研發補助計劃,經濟部已受理審查,依規定一旦審查通過,政府補助比例會低于5成。
“經濟部”官員表示,審查重點為如何提升本土技術、本土自制率;目前臺廠供應鏈已具備深紫外光(DUV)設備中的光罩傳輸模組制造能力,這次阿斯麥計劃案包含晶圓傳輸模組,期盼借此導入本土供應鏈。
“經濟部”官員指出,事實上,先前阿斯麥的光罩傳輸模組搬來臺灣制造,讓臺灣成為阿斯麥DUV光罩傳輸模組全球唯一制造基地,帶動臺廠帆宣、公準和神詠等供應鏈廠商成長,藉由外商在臺擴大投資、研發等,持續提升本土供應鏈技術升級。
阿斯麥申請案將進入實質審查的第二階段,“經濟部”官員表示,預估5月召開決審會議拍板通過,屆時經濟部補助額將明朗化。
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淬鏈計劃」補助企業投入創新研發和前瞻產業技術開發,每年預算約新臺幣20億元,計劃吸引國際大廠來臺研發生產,同時幫助島內業者打進前段設備的供應鏈。
ASML啟動史上最大在臺投資
在去年11月,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阿斯麥(ASML)將啟動史上最大在臺投資。不過,ASML聲明指出,對于相關議題「ASML持續在全球和臺灣投資,為公司持續的成長做準備,以支援全球客戶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目前無法透漏新北投資案的相關細節。」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2022年11月16日晚間在網絡節目證實,ASML將在林口工一工業區,第一期將投資300億元,約2000個員工進駐。
對此,韓媒BusinessKorea報導,ASML執行長溫彼得(Peter Wennink)在去年11月視察ASML在京畿道華城的韓國業務,宣布將在2025年之前,在韓國東灘投資2400億韓元。當地政府表示,這是ASML對海外分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案。
不過,臺灣方面領導人在接見ASML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營運長施耐德等人時表示,ASML將啟動史上最大在臺投資,隨后侯友宜證實投資金額為300億元,相當于1.2兆韓元。韓媒指出,ASML在臺灣投資額是南韓5倍。
施奈德表示,阿斯麥在臺灣有5個廠址,員工超過4500人,將持續擴展團隊,包括物流及供應鏈等方面。阿斯麥會持續加碼投資臺灣,并支持臺灣的客戶群及全球半導體產業。
從2003年,ASML在新竹成立子公司以來,跟臺積電等臺灣廠商,一起成長茁壯,而臺灣更成為了全球唯一,DUV光罩傳輸模組的制造基地。
阿斯麥明年即將動土的投資案,將是公司有史以來在臺灣最大的投資金額。
為了因應臺積電先進制程的需求,ASML也在南科,設置EUV全球技術培訓中心,未來也會把EUV專用的2納米晶圓光學量測設備,落腳臺灣,在臺灣進行研發及制造。
其實,ASML深耕臺灣,一直都有征才計劃,根據《經濟日報》去年3月報導,ASML在去年的征才目標1000人,臺灣暨東南亞區人資協理劉伯玲指出,自2021年7月以來,ASML實質已調薪15%至19%,個別員工依據工作性質、年資和績效而定,基層員工受惠較多,至于新進碩士畢業新鮮人年薪加上加給待遇就有160萬至170萬元。預計到2022年底,ASML在臺灣的員工人數可達4500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