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提出的裝備制造業調整規劃國家從產業政策方面把基礎零部件放到了比較高的位置,配套件的發展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機遇;另外,國家財政補貼多年沒有,而本次振興規劃將資金落實到了實處;其次,這次振興規劃在財政補貼、貸款及招投標等方面都提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裝備制造業調整規劃將工程機械產業提到了戰略性的地位。
迄今為止國內大型配套件產業基地包括:遼寧阜新配套件生產基地,以生產各種泵類為主,年產各類液壓泵130余萬臺,占全國總產量近1/3,成為全國泵類最大生產基地。
其次,山東濟寧配套件生產基地,以生產工程機械四輪一帶的底盤件和以液力變矩器、偶合器為主的傳動件為其特長,已建有150多家規模化的配套企業,頗具實力。
其三,江蘇徐州配套件生產基地,由于徐工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每年需要大量的配套件為其主機配套,主要配套件有傳動件、鏟斗、回轉支承和結構件等,擁有各類配套件企業300余家,其銅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正著力打造“中國工程機械配件之都”,可見其配套實力雄厚,發展前景喜人。
其四,浙江寧波配套件生產基地,其工程機械液壓件和精密鑄造已形成產業規模,產業基礎非常雄厚,其生產的叉車、轉載機的系列液壓件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而叉車閥類液壓件系列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裝載機閥類液壓件系列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可見寧波液壓配套件生產基地的實力之強。
其五,福建泉州配套件生產基地,其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重要的“四輪一帶”生產基地,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為60%,在東南亞市場占有率為30%。
這些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對提升產業競爭優勢,加快一個地區的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形成區域發展高地,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它不僅能大大降低本地區企業發展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眾多企業聚在一起,競爭加劇了,相互取長補短的機會也多了,產業發展的水平在提高。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