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自動化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工業自動化水平迅速提高。而車間現場種類繁多的控制設備和過程監控裝置使得傳統的工業控制軟件無法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在“組態”概念出現之前,工程技術人員是通過編寫程序(如應用BASIC、C、FORTRAN語言編程等)來實現某一任務。編寫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長,而且容易犯錯誤,不能保證工期。
組態軟件的定義
隨著“組態”概念的出現,上述問題便能迎刃而解。組態英文是“Configuration”,是用“應用軟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體任務的過程。“組態”的概念是伴隨著集散型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簡稱DCS)的出現,開始被廣大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人員所熟知。在工業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過程中,工控機(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相比以前的專用系統具有的優勢日趨明顯,而“組態”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工業計算機控制中,如DCS(集散控制系統)組態,PLC(可編程控制器)梯形圖組態,人機界面生成軟件就叫工控組態軟件。
通用工業自動化組態軟件的出現為解決上述實際工程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方法,因而它能夠很好地解決傳統工業控制軟件存在的種種問題,讓用戶能根據自己的控制對象和控制目的任意組態,完成最終的自動化控制工程。
由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組態軟件。組態軟件指一些數據采集與過程控制的專用軟件,是面向監控與數據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e Acquisition,SCADA)的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層一級的軟件平臺和開發環境,能以靈活多樣的組態方式(而不是編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戶開發界面和簡捷的使用方法。
組態軟件主要特點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組態軟件預設置的各種軟件模塊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和完成監控層的各項功能,并能同時支持各種硬件廠家的計算機和I/O產品,與高可靠的工控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結合,并可向控制層和管理層提供軟、硬件的全部接口,進行系統集成。
(1)延續性和可擴充性。采用通用組態軟件開發的應用程序,當硬件設備或系統結構、用戶需求發生改變時,不需作很多修改,就能方便和迅速地完成軟件的更新和升級;
(2)封裝性。組態軟件采用方便用戶使用的方法包裝起來,用戶不需掌握太多的編程語言技術(甚至不需要編程技術),就能很好地完成一個復雜工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達到易學易用的效果;
(3)通用性。利用通用組態軟件提供的底層設備(PLC、智能儀表、智能模塊、板卡、變頻器等)的I/O Driver、開放式的數據庫和畫面制作工具,就能完成一個具有動畫效果、實時數據處理、歷史數據和曲線并存、多媒體功能和網絡功能的工程,而不受行業限制,滿足每個用戶的實際需求。
常見的組態軟件產品
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專業廠商包括專業軟件公司和硬件/系統廠商生產和提供各種組態軟件產品,常見的有:InTouch、iFix、Citech、WinCC、組態王、Controx開物、ForceControl、GE的Cimplicity、RSView Supervisory Edition、Lookout、Wizcon、MCGS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