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資本和技術進步的助推下,在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機遇期,中國機器人市場得到了飛速發展,各種機器人應用方興未艾。協作機器人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應用,已經逐漸成為現代工業生產線上的重要角色。
協作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簡稱Cobot)是工業機器人中一種新興的品類,通過和人類的協同工作,既緩解了人力資源短缺、勞動強度大以及危險場所工作危機人身安全的問題,也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利于企業降本增效,備受用戶青睞。
協作機器人因安全、易用、靈活、負載小,占用空間小,與人類友好相處等優勢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應用領域包括工業、醫療、消費和家用等,涉及汽車及零部件、鋰電池、光伏、3C電子、半導體、機械加工等工業場景,并不斷擴展至更廣泛的應用領域。
在銷量及市場規模方面,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六軸及以上協作機器人出貨量為1.95萬臺,同比2021年增長4.71%。從市場規模來看,2022年中國六軸及以上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1.53億元,同比2021年增長5.61%。GGII預計,未來六軸及以上協作機器人將進入一段平穩增長期。預計至2026年,中國六軸及以上協作機器人出貨量將接近6萬臺。
2016~2026年中國六軸及以上協作機器人出貨量情況及預測(單位:萬臺,%)

(注*上述銷量數據不包含四軸協作機械臂)
數據來源: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
中國協作機器人應用領域主要為3C電子、汽車及零部件、醫療保健、機械加工銷量占比分別為30.3%、27.2%、14.6%、10.8%。
協作機器人品牌風起云涌,四大家族ABB、庫卡(Kuka)、發那科(Fanuc)、安川(Yaskawa)等廠商相繼推出協作機器人產品;以協作機器人見長的優傲機器人(Universal Robots)、斗山機器人(Doosan Robotics)、紐祿美卡(Neuromeka)等品牌相繼在中國本土得到應用;以節卡、遨博、新松、越疆、達明、艾利特、珞石、思靈、長廣溪智等國產協作機器人品牌廠商開始嶄露頭角。
在資本的持續助推下,協作機器人已然成為當下最受資本青睞的賽道之一。節卡機器人于于2022年12月19日同國泰君安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正式啟動IPO進程,目前已完成七輪融資,為協作機器人領域融資輪次最多,且融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2023年1月19日,越疆科技上市輔導備案獲證監局登記受理,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驅控一體、智能感知等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目前,越疆科技已完成5輪融資。
據悉,遨博也計劃于2023年三季度在科創板上市,目前已確定上市輔導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自此,陸續完成C輪融資后的協作機器人三杰——節卡、越疆、遨博齊聚IPO之路。
據悉,蘇州艾利特也將于今年年底啟動科創板上市,目前正在密集接觸券商。
未來,協作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與移動機器人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智能化、柔性化和和人機友好程度進一步提高,而這又將進一步拓展協作機器人的應用范圍。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