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1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京閉幕。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閉幕會。2023年全國兩會就此落下帷幕。兩會期間,以汽車為代表的制造業備受關注,高質量發展成為重中之重。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
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講話中說,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習近平說,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
集中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參加。
1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在談新一屆政府施政目標和工作重點時,李強指出,要集中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特別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等。
李強還指出,今年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并不輕松,基本取向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具體來講,要打好幾套組合拳:一是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二是擴大需求的組合拳,三是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風險的組合拳。
另外,對于發展民營經濟,李強表示,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會越來越好,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民營經濟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時代呼喚廣大民營企業家譜寫新的創業史。這也是我特別想說的一點。”李強特別提到,希望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堅定信心再出發。
在談到對外開放政策時,李強強調,“對外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無論外部形勢怎么變,我們都將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李強介紹,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890多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比三年前增加了近50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依然是全球投資高地。他特別提到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共享發展機遇的重大舉措。進博會的舉辦充分說明,開放的中國大市場是各國企業發展的大機遇.
部委紛紛論汽車
以汽車、鋼鐵等為代表的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的命脈所系。習近平主席3月5日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曾表示:“我國的制造業門類非常齊全,現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過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質量發展就要體現在這里。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
對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各部委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在全國兩會期間,相關部委領導在“部長通道”、國新辦發布會等場合,紛紛圍繞汽車等制造業、消費、礦產等熱門問題,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以下為觀點精煉。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千方百計穩住汽車等行業
2022年我國工業經濟總體回穩向好。我國制造業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
下一步,要促進重點行業的增長,比如電子、汽車、鋼鐵等行業對穩增長十分重要,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穩住這些行業。
擴大消費,首先要穩住新能源汽車大宗消費。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使我國傳統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打造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同時要推廣應用節能減碳技術,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比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的綜合利用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倡導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消費
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新型消費,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的消費,鼓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加強國內礦產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
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國內礦產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今年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相關工作。
一是全面啟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我們已經會同相關部門編制了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十四五”實施方案,重點圍繞緊缺和戰略性礦產,加強國內勘探開發,希望能夠鞏固和新增一批戰略性礦產資源接續基地,從而真正實現增儲上產。
二是完善政策,例如進一步取消探礦權礦種限制,放開探礦權二級市場,允許探礦權流轉,調整礦業權出讓收益的征收方式等,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礦產勘探開發。
三是強化礦產勘探的科技支撐,加強基礎研究,在技術和裝備方面突破“卡脖子”問題。
會議的結束是新征程的開始。相信在新一屆政府領導下,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道路上,中國汽車定然大有可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